6月9日,“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企业国际化和跨境并购圆桌会议在上海举行。与会代表认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机遇和风险并存,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需要有效评估、正确面对“走出去”过程中的风险,提高海外投资并购成功率。
专家认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当中,部分国家风险较大。据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总经理朱守中介绍,中信保将“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划分为A、B、C、D、E类等五档,其中,A类风险相对小一点,E类风险特别大。在64个国家当中,A类国家只有一个,多数是C、D类国家。
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总裁王新奎认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制度层面要有风险防范意识,因为一旦“走出去”基本就是自己承担风险。他还认为,中国应该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新签订投资保护协定,这是保护“走出去”企业权益的重要手段。
“感觉风险评估不够。”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表示,现在信息不统一,很多部门信息不共享,抓取到的信息不权威,希望做一个国家级的信息评估库。
“中国企业要走出去,关键是金融机构能跟着出去。”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行长潘岳汉表示,面对国际金融市场风险,需要金融机构提供有效的避险方案。中国银行在“一带一路”沿线18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未来还将加速在东南亚、中亚、中东欧、西亚、北非等地区设置机构,实现“一带一路”区域业务全覆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王宪举建议,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企业特别是管理人才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开设地区概况、有关国家的历史、政治、外交、经济、文化、法律、风俗习惯等知识讲座。
来源: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林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