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策解读 > 内容

韩文乾: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5-07-08

  原标题: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

  2014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进行的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中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以下简称“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鲜明了时代精神,是对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再提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维护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良好社会秩序的重要途径,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保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宏伟目标的精神支撑。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有利于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

  价值观是人们对周围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即以什么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和追求动机;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价值准则,凝结为人们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即以什么作为评判事物价值大小的依据和尺度。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国家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社会和国家在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都会形成与其政治经济制度、历史文化传统和当时国情特点相适应的核心价值观。这个核心价值观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社会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特性,进而反作用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影响每一名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评判标准。培育和践行科学的、顺应历史发展规律和潮流的、体现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民族历史传统文化的社会价值观,有利于最大程度地统一全体社会成员对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和国家主流文化前进方向的总体价值的辨识,有利于提高社会成员对国家发展战略方针的认知和认同,有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为改革和发展凝心聚力、凝神聚气。

  当前,我国正处在从高速到中高速的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各种风险和机遇并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不断向前、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必须不断提高,这需要统一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思想文化认识,需要一个能够统领各种文化观念、能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能够激发社会发展活力的核心价值观念体系。

  文化软实力之所以被称之为“软实力”,是因为它的概念和形象是抽象的,它的作用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社会核心价值观就是通过集中体现国家基本制度特征和社会发展特征来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当代中国,要提高文化软实力,必须依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体现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思想文化核心,它的指导思想体现国家意识形态,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决定了其性质和方向,进而决定了我国文化的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它的内容——“三个倡导”——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与当代中国的文化精神高度契合;它的任务——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与当代中国的发展目标完全一致。

  只有牢固确立我国文化的本质和方向,始终坚持核心价值观贯穿融入结合、落细落小落实,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方向正确和独立自主,进而牢固夯实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根基。

  有利于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

  社会思潮是集中表现社会文化在某个特定历史时期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反映一定阶段、一定阶层的利益和要求。一定时期社会思潮的发展格局反映了一个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作用力,反映了一定时期一个国家思想文化是否处在科学健康发展轨道上,是否对社会成员的价值观产生积极的价值引导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本质和灵魂,在我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中处于主导地位,能够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对正确把握和引导文化发展的政治方向具有天然优势。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入和产生,造成积极有益和消极腐朽两种类型的文化并存,多种多样的社会思潮并存发展。2013年12月,中办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体现了中央对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发展和壮大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社会文化的坚定决心和科学部署。“三个倡导”是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追求,概括科学、全面、完整、准确,体现对社会文化发展规律的尊重,对进一步巩固主流意识形态,进一步压缩消极社会思潮的扩散范围和负面影响具有重要作用,对弘扬正能量、放大主旋律,不断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具有重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必然有独特的价值魅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的正是这种独特魅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着三个呈现递进关系的价值追求:一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本身就是中国改革发展中的独特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发展战略设计的完美结合。二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这五位一体的建设思想是党领导全国人民通过艰辛探索和不懈实践得来的宝贵经验。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华民族巍然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是无数仁人志士奋斗不息的梦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共产党人不懈奋斗的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遵循建设国家、投身社会、实现自我的价值准则,这与西方国家宣扬“自由、民主、平等”口号下个人主义价值观的要求截然不同,中华文化与中国国情决定了只有国家好、社会好才能人人好的价值实现路径。正是这种价值观念使每一个社会成员把自己的机遇和国家、社会的机遇相联系;把自己的目标和国家、社会的目标相统一;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社会的命运相结合。“软实力”理论的提出者,美国著名政治学家约瑟夫·奈教授也承认:中国的“软实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另一个就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取得骄人成绩的吸引力。后者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也体现了孕育其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独特魅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就需要不断宣传和阐释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念,通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有利于展示中华文化魅力

  文化的魅力不光要品读鉴赏,也要看得见摸得着,具有实实在在的吸引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分别规划了国家的价值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个人的价值准则,最大限度地提升国家、社会、个人价值追求。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魅力无穷,但百年的屈辱史使中华文明始终处在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后发进程中,中华文化的弘扬和传播也受到较大影响。在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今天,只有充分把握好、发展好、运用好中华文化的宝贵资源,才能顺利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只有不断展示出更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形象和更加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形象,展示出更加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形象,才能不断扩大开放,增强综合国力,才能不断增强中国的国际话语权,使世界进一步认识中华文化、认知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华文化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其核心内容的一个主要来源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文化基础和价值习惯。关于国家、社会、个人三者价值追求和价值关系的论述一直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在国家层面,《周易·贲卦》中就曾谈到“文明以止,人文也”,表达了人们必须遵循自然运行规律,把握社会人伦秩序,才能使社会安定有序,体现了文明的意义。在社会层面,中国很早就出现“公正”思想。南宋著名思想家朱熹就曾认为:“盖无私心,然后好恶当于理,程子所谓‘得其公正’是也。”表达了对公正的理解。在个人层面,《中庸》指出:“诚”是天之所以为天的根据,是生生不息、真实无妄的“天之道”,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诚信的理解和重视。这些内容生动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所以能够统领当代价值观念,代表大多数人们的主流思想,是因为其中倡导的很多内容早已深入人心,成为中华民族的价值习惯。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推动文化走出去,加强中华文化推广内容和形式通俗化、国际化、多样化,使其更好、更快、更有效地为人所接受。然而,我们要做的基础工作还是要增强自身实力和魅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提升每个人的价值准则,提高每个人的整体素养,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素质水平,完善社会机能,增强社会活力,最终达到实现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目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蕴含了中华优秀文化和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改造和提升人的精神世界的工作,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一个循序渐进的历史过程,具有长期性、艰巨性。“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党员、干部只有深刻理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意义,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做到言行一致、知行合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群众树立榜样。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来源:前线网-《前线》 责任编辑:林秋燕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