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王建设,1954年生于泉州,曾任华侨大学文学院院长,现任华侨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福建省语言学会常务理事、泉州方言研究会理事长、泉州语言文字学会副会长。
学好泉州方言 感受闽南文化
“泉州方言是闽南文化的重要载体,只有学好泉州方言,才能感受原汁原味的闽南文化。”王建设说,泉州越来越注重泉州方言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不管是政府官员,还是一般百姓,保护泉州方言的意识都越来越强,这是个让人欣喜的好现象。
王建设说,方言既是一方地域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中国多元地域文化的承载者,方言里面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文化信息。乡音又是一种情结,很多人不管走到哪儿,一听到家乡话都会觉得格外亲切。闽南语跟台湾的关系特别密切,是海峡两岸同胞维系情感的纽带。
王建设教授长期从事古代汉语与闽南方言的研究,承担的课程有现代汉语、修辞学(本科)、汉语方言学、近代汉语研究(硕士研究生)等,曾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十六世纪以来泉州方言的历史演变研究》及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和国务院侨办课题的研究,参与北京语言大学曹志耘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十五规划科研项目“汉语方言地图集”课题研究。他认为,把闽南方言与地方文化结合起来研究,在地方文化背景中考察方言,通过方言展示地方文化的风采,有助于扩大方言的研究领域,吸引更多的读者。同时,还可以把闽南方言与古代汉语结合起来研究,展示方言的悠久历史。
“学好地方方言与学好普通话其实并没有矛盾。现在有些年轻的父母担心子女学了方言就学不好普通话,这种顾虑完全是多余的。”王建设说,对多数人来说,只要能明确地表情达意就行了,说话时不那么标准或多少带点方言腔,无伤大雅。
抢救闽南方言 促进戏曲发展
“泉州是戏窝子,拥有丰富多彩的地方剧种,闽南方言与戏曲的关系十分密切。”王建设说,泉州的地方戏曲和列入联合国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南音,由于世代口耳相传的缘故,保留了不少古泉州话的语音和词汇,这些都是闽南方言宝贵的遗产,值得深入研究。
“明刊闽南方言戏文是闽南文化中非常有特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分别刊印于十六世纪与十七世纪初的《荔镜记》、《满天春》是早期闽南方言文学的珍贵文献。”王建设说。多年来,他对这两种明刊戏文方言的语言现象潜心进行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撰写出版了《明弦之音——明刊闽南方言戏文中的语言研究》一书,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为该书题写了书名“明弦之音”,著名语言学家詹伯慧教授为该书作了《序》,称赞这是 “一部展示‘活化石’面貌的方言研究佳作”。该著作获福建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王建设说,泉州南音不仅音乐古老,唱词也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保护南音,既要注重原汁原味的传承,也要允许在传承基础上的创新,这样才能让南音永葆活力。一年多来,他与泉州南音传承人蔡雅艺、泉州师范学院蔡永辉教授合作,在泉州、厦门等地多次举行“音画无界”演唱鉴赏会,用方言、南音、油画演绎弘一法师的《清凉歌集》,就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很受好评。最近,泉籍台湾知名南音演唱家王心心女士用南音演唱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诗歌,也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加强方言文学创作 促进“海丝”文化交流
“历史上,不少泉州人通过下南洋等,将闽南文化带到东南亚及世界各地。”王建设说,现在国家全面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传承好闽南方言也是促进“海丝”文化交流的需要。
王建设说,这些年,华侨大学经常派遣学生到海外从事华语教育。若有可能,应借助这些外派学生传播闽南方言,将闽南方言传承与华语教学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会取得更好的效果。过去,泉州曾采取“请进来”的方式,多次举办南音国际大会唱、国际木偶节等大型文化交流活动,成绩斐然;现在,除了创作一些新时代的戏曲作品以外,也可以多举办一些闽南语歌曲创作、演唱大赛,让富有地域特色的闽南乡音作品沿着海上丝绸之路的途径国家“走出去”,扩大闽南文化在亚洲乃至全球的影响力。
“语言作为人际交流的工具,那只是语言的功能之一,语言还是文化传承的工具,而这才是语言最核心的功能。”王建设说,闽南方言是闽南文化传承的载体,只有传承好闽南方言,才能更好保护、弘扬闽南文化,让闽南文化在我国对外文化交流和“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报记者 陈智勇 文/图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徐毓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