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征集 > 内容

黄达德 让家乡美景入画来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5-01-24

  

 

  黄达德

  人物 名片

  黄达德,1929年9月生于晋江东石,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曾任晋江地区群众艺术馆馆长,晋江地区美协主席,泉州画院院长,李硕卿国画研究会会长。现任泉州画院名誉院长,泉州市文联顾问,2009年,荣获中国文联“从事新中国文艺工作60周年荣誉证书”和纪念章。

  致力培养美术人才创作优秀作品

  “培养美术骨干人才,创作优秀作品。”2014年12月30日,黄达德在泉州画院成立30周年优秀美术作品展开展仪式上说,只有培育更多优秀的美术人才,才能创作更多优秀的本土作品。

  作为泉州画院首任院长,黄达德深切地感受到培养人才的重要性。他回忆说,泉州画院成立之初,泉州几乎没有专业的画家,连画画的都很少。如今30年过去,构成了一支老中青齐全、海内外结盟的富有侨乡特色的美术创作队伍,共有专、兼职画师45人(正式编制5人)。

  1984年5月,省委宣传部批准成立泉州画院。“这在全省各地市起步是最早的。”黄达德说,泉州画院成立之初,一切都是从零开始。首先将全市极为有限的美术人才集中起来,鼓励大家创作,定期提交各自较为满意的作品进行交流。此举不仅满足了市民对文化的需求,还为泉州画院积累了一批优秀的书画作品。一年后,泉州画院举办成立一周年新作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当时泉州市委书记张明俊在发言中赞誉泉州画院是“历史文化名城的又一枝花”。现在,泉州已和福州、厦门并列为我省美术创作的三大重镇。

  黄达德说,面对泉州美术事业新的发展需求,要侧重吸收一批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年轻画师,为画院队伍建设注入生机和活力。

  泉州美术“走出去”的开拓者

  1993年,黄达德《百榕图》长卷在省、市展出后,颇得八闽画界称颂,中央电视台等国家和省市媒体纷纷报道,此画1994年获福建省政府首届百花文艺奖。

  “榕树生命力十分顽强,《百榕图》主要刻画的是榕树的根部。”黄达德说,自己老家在晋江农村,村里四处都有很多大榕树,他从小对榕树就有很深的感情。老家的海边夏季台风很多,有些榕树被风刮倒了,后又活了,这种生命力令自己十分感动。

  黄达德1958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学院美术系,曾任《泉州报》美术编辑。擅长中国画,近期专攻山水。1958年《闽江木筏》参加华东地区国画展并选入《现代中国画选集》。1964年,与李硕卿合作的《风展红旗如画》、《抗天图》入选第四届全国美展,其中《风展红旗如画》由中国美术馆收藏。1977年《宝石敬献纪念堂》入选全国纪念建军50周年美展。他是泉州美术“走出去”的开拓者。

  1994年,《美术》刊登黄达德山水画评《勤采得佳蜜》,并选登作品多幅。著名美术评论家、厦门大学教授洪惠镇撰文评曰:“黄达德擅长中国画,前期多作人物,近期专攻山水。既师古人,又师造化,兼收并蓄,集诸家之长。作品墨沉淋漓,质朴浑厚,深得传统水晕墨章之趣。不拘绳墨,恣意纵笔,丘壑独具,既有南方山水之秀润,又有北方山川之雄奇”。

  要开展群众性活动促进美术繁荣

  “美术就是要美,让人感觉到美。”黄达德说,要热爱生活,关心生活,要随时随地都在观察身边的风景,注意生活中的小事。只有深入生活,才能够反映生活,创作出富有地方特色的美术作品,让家乡最美丽的风景入画中。艺术要继承传统,贵在创新,要有足够的胆量敢于突破。正如著名画家李可染以“可贵者胆,所要者魂”为座右铭,“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

  黄达德说,青年画家不仅要以大自然和生活为师,还要多听听老前辈的指导。自己踏上美术道路就受到李硕卿的帮助,边合作边学习,自己的国画技法及创作水平受益匪浅。李硕卿“通过游历写生创作,视野大开,技艺大进,大自然风光胜景在他笔下生辉”,他成名之作《移山填谷》,是1956年深入鹰厦铁路的建设工地挥毫创作的大型中国画。著名艺术评论家王朝闻评论该画说:“这是中国画的新声。”

  “‘一块碳烧不焰,一壶碳才能烧得焰。’这是李硕卿生前常说的话。”黄达德说,美术队不能光靠一两个人,一定要发动一大批美术青年,大家都来创作才能够繁荣。要经常开展一些群众性的创作活动,帮助青年美术工作者搞一些展览活动,带动大家的创作热情。为繁荣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多出作品,多出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傅少锋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