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3日,东亚文化之都·2014泉州活动年开幕式上,演员带来《激情东亚,辉煌泉州》的歌舞表演。(陈起拓 摄)
——一年“文都”,就像一年盛大的节庆。在全球舞台上,这是“影响东亚、面向世界的多元文化都市”;在每一个泉州人心中,这是人人参与,由衷自豪的“我们的东亚文化之都”。
(一)
2013年8月26日,北京。
一场全国顶尖文化名城的角逐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大厅举行——争夺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
在我的工作经历中,曾无数次推介过泉州。但从规格到难度,都远不能与此次相比。
这是亚洲首次也是最高层次的一场区域文化比拼,写入中日韩领导人会议联合声明文件。胜出者将代表中国文化,与世界对话。
彼时彼景,聚光闪烁,紧张和激动交织,忐忑与兴奋杂陈,因为每个出场的人,都代表着一座古老的文化城市。而我,将代表泉州。
这是一项被许多人看做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10个入围城市中,泉州排位最末。前9位城市是:苏州、杭州、青岛、济宁、西安、咸阳、武汉、黄山、桂林。泉州的对手是4个副省级城市,3个古都,强手如云。预计评选结果时,筹备工作组普遍认为:泉州“有特色、有实力,但并无把握。”
这同样是泉州文化第一次与国内其他文化名城正面交锋。能不能拔头筹,谁来打头阵,即便是素来敢拼敢闯的泉州领导们,心里也在打鼓。但我是泉州的女儿、一方的主官,流淌着这座城市的血液,接续着这座城市的风骨,深爱着泉州的土地、人民与文化。若不“敢拼”,如何“会赢”?若不“敢于担当”,如何回报家乡?
2014年2月13日,东亚文化之都·2014泉州活动年开幕晚会上,韩国演员带来光州传统农乐表演。 (陈起拓 摄)
(二)“东亚文化之都”需要活力四射、文化独到的泉州
初审入围之后,每有余暇,我都会在脑海中一遍遍地检索和梳理泉州文化。作为土生土长的泉州人,儿时听过的南音、传说,逛过的名山、寺庙,看过的戏剧、木偶表演,以及工作后担任分管文化的副市长,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等职务时的经历,像电影片段一样闪回。我越来越坚信:泉州文化的光华灿烂,绝不比任何一座城市逊色,更有其独到之处:
——泉州是城市文化外交的先行者。宋元时期,作为“东方第一大港”、“世界之货仓”,我们的祖先曾与人类文明的潮头并进,在世界文化的星河中如月生辉。
——泉州比其他城市,有着与东亚更为亲近的文化血缘。在联合国海上丝绸之路考察全景地图上,从泉州起行的航线,串起韩国釜山、日本大阪,勾勒出一个紧密相连的东亚文化圈。
——泉州的文化格外“鲜活”。与西安兵马俑、苏杭园林、桂林山水这些静态、被动式的城市标志性文化不同,泉州盛产发散式、主动式的“活态”文化,如南音、南拳、木偶戏等。这类文化有着无需翻译、直撼人心的艺术魅力,不仅可以主动走出国门,也吸引着外国人不远万里前来学艺,堪当国际交流的“大使”,其社会、政治、经济、情感价值不可估量。
——泉州还有独一无二的对台优势。泉台一水之隔,泉州是台湾同胞最重要的祖籍地,以泉州文化为代表的闽南文化,是台湾文化的重要母体。如果泉州成为首个“东亚文化之都”,对于与泉州文化脐血相连的台湾文化而言,也是共同的荣耀。进而,有利于我们以文为媒,促进泉籍台胞与大陆间各领域工作的开展。
不仅如此,泉州还有雄厚的实力,经济总量连续10多年领跑福建,集中了全国地级市最多的中国驰名商标;广阔的人脉,海内外分布着三千万泉州籍同胞;现代的城市,作为改革开放18个典型地区之一,泉州始终以改革的精神,创新不熄,活力无限……
2014年9月29日,来自日本、韩国、新加坡、菲律宾及台湾、香港、澳门等地的幼教专家、学者汇聚泉州,参加”东亚文化教育传统与学前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并走进我市校园了解闽南文化传承。 (林劲峰 摄)
(三)陈述时间只有10分钟,如何最有力地展示泉州?
十余场专家讨论会、两场专题汇报会……短片出炉后,我反复商讨,字斟句酌,前后易稿十余次。
终审前夕,我仍在思考琢磨:要想脱颖而出,只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人特我优的强势。因此,除了历史积淀,泉州文化还需要一个更有力的支持和认可。那一刻,三位中央领导关心指导泉州文化的影像清晰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这正是泉州文化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于是,照片被连夜调送进京。这几张照片不仅珍贵,还有很强的说服力:江泽民主席于1994年视察泉州时对南音十分喜爱,在观赏表演后,还亲自拿起尺八洞箫吹奏——足见以南音为代表的泉州非遗底蕴之深厚,雅韵之悠长;还有,胡锦涛主席在人民大会堂的两岸青年大联欢晚会上,亲自舞动泉州提线木偶,对泉州的千年经典木偶戏大为赞赏。
此景此情,趣味盎然,令人感动;再有,习近平总书记担任福建省长时,曾亲临泉州少林寺及永春大羽村调研观看南少林武术及白鹤拳表演,对泉州武术文化赞美有加,并指示应弘扬光大。
加入短片后,三张照片相得益彰,三位中央领导人对泉州文化“爱不释手”的画面打动人心。一方面充分体现国家对泉州非遗项目的重视和关心,印证泉州文化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彰显了泉州文化在中国文化的地位,足以成为东亚文化交流中的代表。
演练中,我还意识到,泉台频繁的文化交流,对促进两岸和平统一之作用,同样举足轻重。泉州是台湾闽南文化的祖地,具有母体性和多元性、发散性。马英九先生曾亲自会见了泉州关帝文化交流团,并互赠礼品,体现了海峡两岸人民的和谐共处之愿景。加入这一资料照片,能更突出泉台文化同宗同源的亲密度,丰富了短片内涵。
这一切,都将为泉州打出独一无二的“名人广告”。
现在回想,台前10分钟陈述,5分钟答辩,凝聚了认真精心的准备。正是这样的不断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才有了后来泉州底气十足的陈述和展示。
(四)给泉州一个机会,让海内外3000万泉州人为东亚文化献力!
终审现场,入围城市中,唯独泉州由市委书记出征。
而其他城市参赛者中,最高级别是市长或副市长。一方面,这让我更有底气了——“一把手”挂帅,泉州的诚意有目共睹,泉州对“文都”的承诺也将字字千金。另一方面,这也是一重无形压力,书记亲自出马,若依旧不能胜出,面子上挂不住。
登场顺序由抽签而定,泉州抽到了最后一个。这不是个好序位,经过前九个城市的精彩展示,再想创新突破,难上加难。同时,越到最后,评委们不仅疲惫,眼光也将更加苛刻,打分标准更加严格。
下午2时许,紧张激烈的现场角逐开始,中纪委驻文化部纪检组全程监督,评选分陈述和答辩两个环节,当场评分亮分。
第二位上场的苏州市领导从台上一下来,就斩获88.85分。这一分数直到第九个城市结果出来时,都遥遥领先。
但我的信心没有动摇。“他们重视,我们比他们更重视;他们准备充分,我们比他们更充分!”
泉州人,爱拼敢赢,输人不输阵!
我最后一个登台,配合申报视频短片,形象生动地述说泉州深远厚重的多元文化底蕴、悠久广泛的对外交流史,以及精心策划的东亚文化交流方案。
在最考验临场机变的答辩环节,评委随机抛出三个问题。评审的15位专家融汇了高校、部门、媒体等多领域的文化权威,表达稍不成熟,就会失分。
一问古村落如何保护?
留住“乡愁”,一直是泉州固有的坚守。一首《乡愁》正是出自于台湾的泉籍著名诗人余光中之手,早让闽台海峡间的两地人民泪眼潸然,魂牵梦萦。当前,保护传统,泉州已走在全国前列,并正通过美丽乡村的建设不断深化。
二问泉州如果当选,将如何履行职责?
泉州将亮出优势,作出特色。以特色活动为牵引,立足与日韩交流的历史优势,在国家城市外交中大展拳脚;立足泉州活态文化的优势,推动文化当好国际使者;我们还希望立足海内外乡亲众多的优势,给泉州一个机会,让分布在祖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和东南亚、欧美等世界各地3000多万泉州人为弘扬、展示东亚文化,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三问如何带动文化惠民?
通过“文都”活动,建设新的设施,提升文化城市品位,还可通过艺术文化盛会,惠及广大民众,推动城市文化事业水平上新台阶。所取得的成效成果,正可让广大群众来共享、分享艺术文化之大餐。
答辩结束,掌声澎湃。这是最持久的一次掌声。
事后,在场的评审透露:“泉州的回答深深打动了我们。我们感到,把‘文都’交给泉州,不仅仅是选择了一座城市,也不局限于东亚圈子,而是选择了本土、海外、台湾、异地这‘四个泉州’,它们遍布五洲、人口众多,能最大限度扩容‘文都’影响力。”
(五)入围排名最后一位,陈述答辩最后上场。结果,泉州追到了第一
滴答、滴答……经过片刻的安静,大屏幕上跳出了一个数字——88.92!全场最高分!泉州以0.07分的优势超越苏州,当选为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
我们赢了!泉州赢了!在场所有的泉州人都欢呼起来。掌声雷动,人们纷纷向泉州表示祝贺。
这是泉州的骄傲,也是所有泉州人的骄傲。作为泉州的女儿,我有幸为家乡鼓与呼,写下又一段难忘的泉州记忆。
消息传回后,全市欢腾。
对于市民来说,这是巨大的惊喜。但对于我们而言,这不是奇迹,而是水到渠成。
很多人都很惊讶——因为我们是静悄悄去的。当时我想,做足了准备,如果还是没能成功,我们就静悄悄地回来。如果做成了,再加大力度宣传、行动。
就像泉州人常说的那样,躺下去是洛阳桥,站起来是东西塔。
(六)接过“文都”大旗,泉州将打开崭新天地
新时期,中央支持福建跨越发展,被省委、省政府寄望为“福建‘东部’”的泉州,正处在负重跨越、创新转型的重要关口。省委书记尤权来泉调研时,曾叮嘱我们:“泉州今后如何进一步发挥优势?要深入思考问题在哪,差距在哪,风险在哪,早作准备!”
“东亚文化之都”,正是一架逐梦的云梯。
这是一个世界性的舞台,不仅是文化的,也是经济的、城市的、外交的。
这是一个联结古老辉煌与崭新未来的契机。在新一轮发展中,随着“文都”品牌的持续发酵,泉州将创造传统与现代融合、经济与文化协调的新型发展模式,增强文化自信,重塑现代城市精神。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更好地讲述“泉州品牌”、“泉州故事”、“泉州价值”。
(七)打响第一炮!
我们深知,光环背后,更有沉甸甸的责任和义务。
泉州的任务,不只是简单的文化建设与交流,更重要的是展示文化大国的泱泱风范,与韩国光州、日本横滨一起,共同提炼“亚洲价值”,向世界展现独具魅力的亚洲文化精神家园。这样的路径,无章可循,史无前例。泉州要做的,就是打响第一炮。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泉州是联合国赋予的全球第一个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于是,我们把“文都”的目标定位为,建设“影响东亚、面向世界的多元文化都市”,并迅速牵头成立了建设发展委员会,拉开筹备大幕。
几个月后,“文都”迎来开幕第一仗。我们以再现千年前的“光明之城”为序,启动“古城——古港——新区——全域联动”工程,并融汇了音乐节、艺术展、创意集、嘉年华、元宵灯会、三国论坛……让日韩各界嘉宾在三日三夜的狂欢中,深度握手泉州文化。
如今,当我再度回味这场开幕盛宴,依然难掩激动。元宵当天,80万市民和各国宾朋涌上街头,60多家国际新闻媒体聚焦泉州。我记得光州、横滨客人的赞美——“泉州是一座很好融入的城市,代表了开放活力的中国形象。”我更会回味家乡艺术大师蔡国强的鼓励——“今天泉州所做的一切是有意义的,它正在创造崭新的未来。”
(八)一年经营,唤起最广泛的文化共鸣
许多人会问,“文化之都带来了什么?”
按照文化部 “扩大开放、提升交流、留下遗产、造福民众”的总要求。一年间,我参与、见证了“文都”带来的城市进化。
——城市外交在进化。今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上,提出“城市外交”概念,以城市梦承载中国梦,而“文都”外交正抓住了这一大好机遇。在官方渠道,我们启动了最密集的文化外交。与光州横滨的26个交流项目,涵盖艺术、学术、媒体、青少年等多个层面:如互遣艺术家、互办文化展,媒体界合作互联,中韩日青少年“非遗”夏令营等。由此延伸,更多的民间交流自主迸发出来:例如,部分企业家和规划院自费赴横滨学习;茶叶、陶瓷、香道大师们自行办展交流;老年大学自发走出国门,参加光州老年文化周;旅游业也创造性地推出光州专线游,拉近“文都”距离。于国家外交而言,这些不过是细枝末节的小事件。但亚洲文化的认同感,正是借由这一点一滴的小活动滋长,最后汇成江河。
——产业在进化。借力“文都”效应,2013年,泉州文化产业增加值近269亿元,位居全省首位,占GDP比重超过5%,首次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今年预计文化产业增加值将突破300亿元大关。看到“文都”潜力,世界500强企业惠普择道安溪,打造亚洲最大的数字媒体全产业链基地。“文都”同样拉动旅游跃升,不久前,省外游客的过夜人气,泉州首次摘得全省第一;今年国庆,全市共接待境内外游客近23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达18.52亿元,比增均超2成,创下历年之最。
——文化惠民的行动也在升级进化。源和1916创意园扩建成了市民“文化会客厅”,全市共举办了240多场重大文化活动,2万多场群众文化活动,100多场的县域文化特色民俗活动,让市民天天过节,直呼过瘾。
与此同时,以文兴城,泉州城市变局清晰呈现:“以古城、新区、古港三大核心工程领衔,带动全域文化联动提升”。当代艺术馆、亚洲艺术中心、图书馆新馆、文化传习院、儿童文化中心等城市文化综合体正陆续规划、实施。老区,通过保护改造焕发新颜,构筑“城市文化综合殿堂”;新区,利用兴建文化设施提升文化内涵,带动“文都”的整体大发展。
更为重要的是,在泉州,文化从来不是政府搭台的独角戏,它能够唤起的,是最广泛的共鸣。
今年春节刚过,美国的侨亲告诉我,在号称“世界十字路口”的时代广场,“东亚文化之都·泉州”的形象宣传片在户外大屏幕滚动播放。它不花政府一分一毫,由泉企自主赞助,为的是向不同肤色的人们分享“文都”风景。
对此,我并不感到意外。作为长期与文化结缘的泉州干部,我深信,“四个泉州”是我们参与角逐的独特优势,更是我们建设“文都”的重要力量。正如参赛时我向评委承诺的那样,“文都”最大限度激起了海内外3000万泉州人的爱国心与民族情。一年间,海内外泉商捐资3000万设立了“泉州南音南戏发展基金”,泉籍异地商会募捐6000多万元设立了泉州当代艺术馆基金,其他各种海内外捐款超过1亿元。不少企业自掏腰包在国内外为“文都”打广告;许多市民自发组织,为泉州设计漫画、编撰微博、拍摄短片……
(九)双管齐下,开启“文都”“海丝”互动的崭新尝试
“文都”建设渐入佳境,我们的思考也逐步深入。
当今世界,经济与文化交融的趋势日益明显,文化已经成为区域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我认为,东亚文化之都建设,正是带动区域发展重要的动力源和助推器,更是以文化促开放的历史契机。
泉州是幸运的。当前适逢国家大力推行“一带一路”战略,在历史与现实的坐标上,泉州横向是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纵向则是联合国在中国唯一认定的“海丝起点”。把呼应国家战略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建设,与“文都”建设巧妙交融,我们顺势开启了“文都”与“海丝”互为平台、互相促进的崭新尝试。
一个典型例子是,泉州今年两度前往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以“海上丝路”唯一代表城市的身份,举办了“丝绸之路与创意城市”展览和《中国一日·重返泉州》系列活动,不仅弘扬了“海丝”文化,更向世界推介了东亚文化之都。
接下来,由中国国际商会、中国贸促会、中国品牌促进会主办的“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品牌博览会”将于月底在泉举行。而在文化部“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活动方案中,来自泉州的活动占据四席,数量居全国设区市之首。
文化与经济的潜移默化、良性循环,更推动着城市向前发展。全市经济总量今年又将迈上新台阶,并已连续第15年排列全省首位。更多领域的经贸合作正“借船出海”:前三季度,泉州外经贸各主要指标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全市外贸总额达234.7亿美元,居全省第二;新批外资企业94家,合同外资额12.5亿美元,比增四成左右;泉州纳入省“三维项目”动态系统的外企对接项目在库项目数、总投资及今年实际完成投资三项指标均居全省首位。此外,前9月,泉州还新增23家企业赴境外投资,投资额达4444万美元,比增达2394.34%。
未来,我们期待充当“东亚文化之都”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双重先行者,打造一艘世界级和国际化的文化航母。
(十)世人见证,城市品牌内涵不断丰富
“文都”建设,也让我对城市内在有了更深认识。
在接受央视及凤凰卫视采访时,我曾以“四个泉州”和“七个都”,重新阐释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崭新内涵:
“四个泉州”:一是有836万人口的“本土泉州”;二是分布于120多个国家,泉籍侨亲人数达900多万的“海外泉州”;三是海峡对岸的台湾,与泉州血脉相连、五缘相通,有着900万泉籍台胞的“对岸泉州”;四是闯荡于全国各地,建起192个异地商会,人数达200多万的异地泉商,构成了“异地泉州”。
“七个都”包含了:德化瓷都,安溪茶都,晋江鞋都,石狮衣都,惠安、南安的石都,以及永春香都。这些扎根县域经济的特色之都,共同构成了“东亚文化之都”的筋强骨健,气脉绵长。
如今,他们经过“文都”与“海丝”的双重发酵,已然浇铸融合为泉州城市的金字招牌。借此,泉州也得以承办更高端的国际性活动,同更多一流城市对话。6月,泉州首次承办国家级国际会议——首届中国与阿拉伯城市论坛,并倡议建立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城市联盟”。不久后,泉州也还将牵头举办九城“海丝”申遗联席会和文物联展,推动“申遗”走完最后一公里。
不仅是国际交往平台的升级,作为“文都”,泉州也被前所未有地瞩目。日韩主流媒体对泉州活动年进行了全方位播报。马来西亚、丹麦、塞尔维亚、美国、加拿大、新西兰、南非、土耳其等8国城市先后举办泉州图片世界巡回展,有力扩大了“文都”影响力。
国内官方部门和权威媒体同样将我们作为文化建设与“海丝”先行的桥头堡。由中宣部立项,国侨办、中新社主办的“新世纪丝绸之路经济论坛”和“丝绸之路华媒万里行”活动选择在泉州扬帆起航;人民网“行走新丝路”大型跨国全媒体报道活动,将泉州作为海上丝路起点城市,与北京、西安三地同时启动;泉州城市宣传片、《光耀东亚》等专题频频通过央视国际亚、欧、美和阿语版向世界播出……我们欣喜地看到,一年多来,泉州以或古典、或诗意、或现代的多元形象,出现在人民日报、央视、新华社等国内高端媒体的聚光灯下。
当前,全省上下正积极贯彻习总书记来闽视察重要讲话精神,抢抓中央支持福建加快发展的大好机遇。当中,东亚文化之都和“海丝”先行区建设正是泉州“勇担当、打头阵、走前列”的双轮驱动,我们将把二者带来的城市品牌知名度转化为实际效益,全力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十一)打造文化城市践行国际合作的出色范本
年终收官之际,我深深地意识到,泉州的“文都”实践,不仅披拂着历史光辉,辐射着“海丝”空间,更值得打造成一个永不落幕的文化平台。
今日,“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暨东亚文化之都·2014泉州丝海扬帆嘉年华系列活动,将呈现在四海来宾前。让“文都节奏”与“海丝时间”交相辉映、同频共振。
明年,亚洲文化艺术节已向泉州伸出橄榄枝,标志着泉州将开启促进亚洲艺术发展繁荣、合作交流的使命之旅。
面向未来,“欧洲文化之都”、“阿拉伯文化之都”,纷纷主动提出与泉州建立交流常态机制,延续“文都”的生命力。
……
“东亚文化之都”就像一个硕大的糖果盒子,正在涌出越来越多的甜蜜。
如同千年前成为古老中国眺望世界的窗口那样,今天的我们,由衷期盼未来的泉州,也将建设成为现代化中国通往世界的一道靓丽出口,成就一个文化城市践行国际合作的出色范本。
后记
愿每个泉州人心里都有一座“我的东亚文化之都”
东亚文化之都·2014泉州活动年即将画上句点。但文都牵起的东亚友谊不会磨灭,“文都”留下的泉州故事还将续写。
此刻,我最想说声感谢!
感谢这座千年古城的文化积淀、厚重底蕴,感谢多年来全市人民对文化的坚守与付出,感谢历届党委政府对文化的传承与呵护,感谢每一位“文都”建设者的努力与奉献——你们是“文都”最大的功臣。
感谢角逐“文都”这份经历。它教会我们,只要真心热爱这座城市,只要坚持不懈勇于进取,就能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就能在争取项目时、直面发展时,抓住每一丝机会,为泉州出力。
感谢打造“文都”这一年的实践,它开启了泉州以文兴城、以文惠民的又一扇门,让我们触摸了文化的强大生命力,让我们看到文化催生出的无限可能。
以《我们的东亚文化之都》为题,我想这既是一缕珍贵回忆,更是一份浓浓期待,期待这份属于海内外3000万泉州人的荣誉,持续发光,惠民惠心;期待所有泉州人,都能成为建设“文都”、见证“文都”的主人翁,都能由衷地说一声——“这是‘我的东亚文化之都’”!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傅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