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文化强国建设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文化性和创新性是文化产业的本质特征,也是文化产业经济社会价值的根本所在。人才是文化产业原创力的源泉,是支撑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当前,我国文化产业人才队伍总量、结构和素质均未能满足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在人才培养方面,出现了“工作室制”、“项目引导式”、“订单式”和产学研结合等新型培养模式。目前,迫切需要构建符合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快造就总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创新创意水平,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发展文化产业是我国经济转型发展和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选择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但从整体看,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相对滞后,与我国的国际地位不相称。随着国际文化交流更加直接、文化竞争更加激烈,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显得日益重要和紧迫。党的十八大报告已将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作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战略机遇期,未来几年将实现跨越式发展。
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也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关系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文化产业具有文化性、创新性、高科技含量、高增值性、渗透性、强辐射性、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需求潜力大、吸纳劳动力强等特点,是典型的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不仅能够创造较高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而且与相关行业具有很高的融合度和关联度,能够在改造提升传统行业的同时,开拓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业态、新途径和新空间,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新突破。
文化产业人才有其自身的显著特点
人才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最核心、最稀缺的资源。文化产业是一个以创意和创新为驱动力,以人力资源创造高附加值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是先进生产力的表征和产业发展的高端形态。人才是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生产力的桥梁,是文化产业化和市场化的主导力量。他们的创造力和技能赋予文化资源与时俱进的内涵价值和具有时代特征的表现形式,使文化产品和服务成为社会消费主流,既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扩大了内需,又形成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增添了经济发展活力。纵观国际文化产业发达城市,如巴黎、伦敦、纽约、米兰、东京、首尔等,皆聚集了一大批富有新创意、新技术、新管理理念和创业拼搏精神的各类高素质人才。
与传统产业人才相比,文化产业人才具有自身显著的特点。首先,较高的文化素养及综合素质是文化产业人才的基本素质。文化产业通过提供有一定文化品位和文化底蕴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这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和复合的知识结构,不仅具有文学、历史、哲学、经济等知识背景,还要具备较强的创意设计水平、丰富的社会阅历,以及能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能力。第二,创新力强是文化产业人才的能力特征。文化产业人才富于想象和激情,乐于接受新事物和挑战,敢于创新创造,不循规蹈矩,不墨守成规,从而能创作出更新、更符合时代精神、更具有民族特色的精神产品。第三,自我实现愿望强烈是文化产业人才的性格特质。文化产业人才富有自主意识,独立性强,不愿意接受过多条条框框的束缚。他们往往更看重成就激励和精神激励,而把金钱、职位等物质激励放在次要位置。
文化产业人才按职能类型分,可分为经营管理人才、创意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其中,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拥有文化企业资产所有权或经营管理权,既精通经营之道,能敏锐地捕捉市场需求,又能深刻认识文化产业的文化属性和商品属性,通晓文化产业价值链的运作规律,是文化产业化的推动力量。这类人才主要包括文化企业的高管、项目经理、经纪人、中介、制片人、画廊经理、书商等;文化产业创意人才处于产业链上游,借助于自身的天赋、智慧和科学知识,运用创意的方法和技术,从事文化内容的创作和设计制作,是文化产业价值体系的核心部分和产业发展原创力的源泉。这类人才主要包括艺术创作人员、设计策划人员、艺术家和手艺工人等;文化产业专业技术人才会使用技术手段将创意创新的设计、规划、策划等,以完美和恰当的形式展现出来,使其转化为可以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这类人才主要包括游戏设计制作人员、数字动漫制作人员、绘图人员、印刷人员、编辑人员、舞台美术师、道具师、服装师、导播、剪辑人员、录音人员、照明人员等。
文化产业人才素质模型研究显示,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特征主要包括以下的几方面:从个性特征维度看,主要包括自信心、职业道德、责任感、分析判断能力、诚信正直、坚持不懈;从管理技能维度看,主要包括战略眼光、管理理念、决策能力、团队合作、沟通能力;从专业素养维度看,主要包括创新思维、专业知识、行业经验。文化产业创意人才素质特征主要有:从创意基础维度看,主要包括专业知识、文化素养、经验丰富性、专业技能;从创意能力维度看,主要包括创新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学习转化能力、敬业精神、团队合作;从创意人格特质维度看,主要包括风险承受能力、包容性、质疑精神。文化产业专业技术人才素质特征主要有:从个人特质维度看,主要包括质量导向、激情活力、自信心、主动性;从思想品德维度看,主要包括独立性、竞争意识、诚信正直、自我调节能力、团队合作;从个人能力维度看,主要包括洞察能力、应变能力、分析判断能力。
高层次人才紧缺是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从文化产业人才规模来看,一方面,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总量规模不断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2008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和2004年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46.08万个,比2004年增长近45%;从业人员总数1182万人,比2004年增长18.6%,占全国从业人员总数的1.53%,占城镇从业人员总数的3.91%;人均增加值7.11万元,是2004年的两倍。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创意人才总量不足,且储备少,远不能满足文化产业当前和长远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中,以普通经营管理和技术服务人员为主,而创意人才绝对数量少、占比低,且多处于文化创意、策划的具体执行层面,具有创造力的高端创意人才紧缺矛盾格外突出。以动漫游戏行业为例,现在几乎全国所有的动漫游戏公司,在策划、剧本、情节、宣传推广等方面,都没有足够的人才可以胜任,行业领军人物更是稀少。受培养周期和培养能力的限制,高校所培养的学生因缺乏创意和经验不足,短期内还不能完全满足动漫游戏公司的需求。
从文化产业人才结构来看,一方面,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总体年龄结构年轻化。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看,我国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以年轻群体为主,年龄在24岁之下、25~34岁、35~44岁人员的比重分别为20.2%、31.4%和26.4%,累计达到78%。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总体年龄构成较为年轻,与文化产业本身特点和发展阶段十分吻合。文化产业要求从业者具有敏锐的思维、较强的学习和创新能力,而年轻人更符合这样的特征要求。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尚属起步阶段,其人才的培养和成熟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在客观上导致了年轻人居多、高层次人才相对匮乏的状况。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原创型、复合型人才最为缺乏。文化产业是文化、知识和技术高度融合的产业,主要依赖劳动者个体心智的创造,客观上要求集聚大批既懂创意、设计、策划,又懂高新科技的人员;既懂文化创意,又懂运营管理、营销推广的人员。当前,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培养成长路径单一,导致人员知识结构、从业经验、社会阅历单一,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的复合型人才极其匮乏。以新媒体行业为例,随着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的传播平台、传播工具、传播通路不断涌现,深刻改变着媒体行业的生存发展方式,新媒体行业应运而生。但是,新媒体行业从业人员大多来自于传统媒体行业,其发展所急需的新闻传播、艺术、通讯与信息技术、企业管理等领域交叉的复合型人才相对匮乏。
从文化产业人才素质来看,一方面,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高于全国总体水平。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看,我国文化产业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就业者占19.3%,比全国总就业人口的平均水平高9.3个百分点;初中和高中教育程度的就业人员占比69.9%,比全国总就业人口的平均水平高7.2个百分点;初中及以下教育程度的就业人员占比10.8%,比全国总就业人口的平均水平低16.5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在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中,中高级职称人员比重偏低。根据《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文化产业中级、高级职称人员分别占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总数的5%和2%左右。文化产业高端人才匮乏,如企业家、领军人才、高端创意人才、高端复合型人才等稀缺,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文化产业人才的多元培养模式
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人才培养模式。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工作室制”作为艺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最早出现在欧洲,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知识与技术并重,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是现代艺术教育的重要里程碑。在工作室教学模式下,教师利用工作室的资源,打破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传统教学方式,灵活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工作室制”强调校企合作,特别注重人才培养应该适应社会与产业的需要,倡导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实际需要相匹配,学校人才供给与就业市场人才需求相匹配,能使学生更快、更好进入社会就业。而且,工作室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方式与企业类似,学生能够认识该领域运行机制,感受职场氛围。在工作室中,传统的师生关系发生了改变,教师和学生之间既是师徒关系,也是上级和下级的关系,双方在学习和创作过程中教学相长。
“项目引导式”人才培养模式。“项目引导式”教学是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这种模式将文化产业的普遍价值标准与行业规范纳入实践教学环节,以参与项目的方式进行模拟教学与实践。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到各种不同的项目中,更加贴近行业实际工作要求,增强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针对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职业道德,利于学生就业。这种模式将传统的以固定知识点为中心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模式转换为以项目为依托的新型教与学的方式。教师的角色从讲台上的“传道者”转化为项目负责人;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化为项目组成员,参与从项目申请到实施的每一个具体环节;考核方式从闭卷知识点为主的考核转变为以行业标准评定为主的考核,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项目实际运作中的规范和技能。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等院校、高职院校的文化产业相关专业与文化企业共同签订培养协议,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培养过程的管理,指派理论知识丰富和实践能力强的企业专业人员到学校兼课并指导学生到企业实践实习,甚至有的文化企业为学生提供部分或者全部学费、奖学金或助学金,学生毕业以后直接到该企业工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直接面向文化企业培养人才,避免了人才培养的盲目性,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高,有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缩短了学生进入企业的适应期,能够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赢的效果。这种方式培养的毕业生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而且还具备了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够更好地满足文化企业的用人需求。
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结合办学培养人才,是将学生的学校教育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将学校学习、研究机构研究和文化企业实践结合起来,在学校获得理论知识,在文化企业应用知识和获取实践经验,在科研领域拓展知识和开拓创新,三者紧密联系、相互补充、融为一体。产学研结合通常以某一项目为载体,学生、学校、研究机构和文化企业通力合作,使学生接触工作环境,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学校在产学研过程中,教学水平和质量得到提升,可吸引高素质、品学兼优的学生,学校毕业生成为社会优秀人才,提高学校知名度和声誉;文化企业可减少用人成本,获得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打造高素质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
人才是文化产业国际竞争的焦点和制高点。高素质人才的缺乏,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是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任务。我国必须加快凝聚和造就一批既精通文化、又熟悉市场,既精于文化创造、又善于经营管理,既有战略眼光、又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文化产业人才队伍,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
首先,加强高校的专业化培养。立足现有高等院校资源,根据市场需要,创新开设文化产业相关专业,革新教育方法,提升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理念,注重构建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在文化、创意、管理、技术、金融等方面的综合知识体系,提升文化产业人才的整体素质。
第二,推进多渠道的个性化培养。尊重文化产业人才的个性特点和发展需求,实施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建立社会实践创新基地和专业特色鲜明的专业工作室,加强文化产业人才的实践训练,培养和提高内容创意、设计开发的实践操作与应用能力。文化企业需要制定长远的人才开发战略,将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与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企业的发展战略等紧密结合,加强培养人才的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意识,通过现场面授、培训班、项目参与、专题研讨、现场观摩、网络教育等培训形式,建立学习型组织,促进人力资源的持续开发。完善文化企业在职人员社会培训制度,发挥社会教育培训机构优势,创新各类高级研修班、培训班的培训理念和培训方式,满足文化产业人才个性化发展需要。
第三,深化产学研用联合培养。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教育机构加强力度,更迫切的是需要一批中国文化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与国内高校、文化科研机构等联合起来,建立一批产学研用一体的人才培养基地,共同创建有中国特色的产学研用联合培养机制和双向交流机制,打破人才培养和发展瓶颈。
第四,加强政府的扶持引导。根据文化发展的现状和需要,制定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组织实施文化创意创业人才扶持计划,定期开展创意设计评奖评比活动,遴选出一批优秀的青年创意设计人才、具有市场前景的创业计划及具有艺术性的文化创意作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文化创意设计人才、尊重创意设计成果、保护创意设计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通过评选奖励和展示展演,将优秀的创意设计人才纳入创业创意人才库,通过交流培训、交易推介、创业扶持等一系列措施,形成一套“发现集聚人才—提升人才素质—促进人才创业”的文化产业创意人才培养渠道。
第五,加强文化软环境建设。文化产业人才是精神文化产品的创造者,其工作具有个性化和创新性,其成长特别需要有良好的环境。文化软环境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企业、个人共同努力。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国家对文化产业人才工作的日益重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风气将逐步形成,文化产业人才的成长环境将更加优化,文化产业人才的个体效能将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第六,吸引国际化的文化产业领军人才。建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智机制,制定符合文化产业人才特点的国际人才和智力引进政策,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文化产业领军人物以讲学、短期聘用、项目合作等方式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服务。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的前期成果,项目编号:12&ZD034)
牛维麟,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导,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研究方向为教育理论、文化产业。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林煜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