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观点 > 内容

陈力丹:媒体融合发展是一场重大深刻变革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4-09-11

  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这一《意见》出台的背景是什么?为什么要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怎样才能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对于传统媒体来说,面临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就这一系列问题,成都商报记者最近专访了著名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陈力丹教授。

  深度融合

  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的共享融通,形成一体化的组织结构和传播体系,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互联网思维

  必须适应新兴媒体即时和海量传播、平等和互动交流的特点,改变单向传播、受众被动接受的方式,注重用户体验,满足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信息需求,充分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重视首发首播,借助商业网站的技术和平台,扩大移动终端的覆盖面

  专业新闻工作者

  帮助民众证明哪些事实是真实和可信的;适当扮演“释义者”的角色;继续发挥作为公共调查者的功能;帮助民众见证一切,付出专门的努力采编一般人采访不到的新闻;向民众传授获取新的知晓方法的中介;媒体成为聪明的网络信息的聚合者;创建便于民众交流的公共论坛等

  为何走媒体融合之路?

  变革基于网络时代要求

  遵循新闻传播规律

  原有的传统媒体运转模式面临瓦解,新的运转模式已经由传播技术业掌控,传统媒体被逼上绝境。媒体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更是传统媒体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

  成都商报: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当前中央为什么要大力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有什么样的战略考量和重大意义?

  陈力丹:中央大力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是一场重大而深刻的变革。这场变革基于网络时代要求,遵循了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的规律。去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就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发表长达1.5万字的讲话,讲述宣传思想工作环境、对象、范围、方式发生的重大变化,说明宣传不能沿用过去的老一套陈旧模式,重点要抓好创新。我们已经进入了网络传播时代,舆论宣传和舆论引导的思维就不能再停留在传统媒体时代。

  习近平的论述中,“互联网思维”是一个关键概念。我们若不能从传统媒体的思维跳出来,运用互联网思维理解习近平提出的传媒发展的宏观战略,可以说出不少“紧跟”的话语,但很可能行动上南辕北辙。

  成都商报:就媒体产业自身发展而言,为什么说媒体融合发展是必由之路?

  陈力丹:《意见》的出台,在新媒体条件下,为我国新闻传播业的未来发展规划了蓝图。

  我国网络传播的发展分为三个时代,一是开始于1995年,以“内容网络”为特征的Web1.0时代,二是从博客开始,各种“自媒体”形式体现“关系网络”特征的Web2.0时代,三是未来以物物相连的“终端网络”为特征的Web3.0时代。网络和数字技术裂变式发展,带来媒体格局的深刻调整。传统媒体虽然在新闻内容生产中仍然占据着优势,但受众正在持续减少。新兴媒体发展之快、覆盖之广超乎想象,给传统媒体带来很大冲击。

  当原有的传统媒体运转模式面临瓦解,新的运转模式已经由传播技术业掌控,传统媒体被逼上绝境,或者说,传统媒体已经到了一个革新图存的重要关口。媒体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更是传统媒体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

  成都商报:从媒体功能和公众需求而言,为什么需要推进媒体融合发展?

  陈力丹:就是要通过融合发展,使我们的主流媒体科学运用先进传播技术,增强信息生产和服务能力,更好地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

  在网络传播时代,公众的信息需求发生了变化。随着博客、播客、微博客等“自媒体”形式的出现,网民可以成为信息的采集者和发布者,传统的传者和受者的单向关系被打破。同时,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给中国的社会结构带来了巨大变化,虚拟与现实的界限被打破,新的阶层在网络中被重新划分,人们的时空观念、思维方式、社交范围、表达渠道和形式多方面都受到极大影响。

  只有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才能让主流媒体更好地发挥价值引导和社会整合功能,更好地满足公众信息需求。

  怎样走媒体融合之路?

  融合是一体发展

  不是叠加或并行

  当前这个时代的特征是:新闻信息个性化,社会新闻或许会“去专业化”,但在专业领域和深度新闻方面,仍需专业化。

  成都商报:媒体融合发展,势在必行。那么,什么才是“融合”?什么又是“深度融合”?

  陈力丹:我的理解,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就是要一体发展。所谓一体发展,不是在原来传统媒体基础上叠加新媒体,也不是传统媒体业务与新媒体业务的并行,而要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的共享融通,形成一体化的组织结构和传播体系,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样的融合,当然就是“深度融合”。这里,“人才的共享融通”是关键,因为一切都要人来做,但人的观念和技能却很难在短时间内发生变化,特别是技能的长进。所以,未来的发展中,困难是很大的。

  面对新型的网络传播渠道或形态,传统媒体是“点”对“面”的单向传播,但传统媒体在百年,甚至数百年里创造的新闻品牌,是新传播技术业的公司所没有的,这种无形资产的唯一与无价,可以构成两者融合的基础。

  现在很多传媒的改革思路是在原来传统媒体基础上叠加新媒体,比如办网站、开微博、建客户端等,很难说是一体化发展。而新媒体层出不穷,传统媒体如果不能创新思维,是没有前途的。我们要建立的“现代传播体系”,完全不同于原来的传统媒体系统,因而更需要观念的变革。

  成都商报:媒体融合发展需要互联网思维,在您看来,什么是真正的互联网思维?

  陈力丹:互联网的传播方式从传播主体到方式、路径均为发散式的,以传统媒体的主体思维模式来领会“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肯定南辕北辙。“互联网思维”,即必须适应新兴媒体即时和海量传播、平等和互动交流的特点,改变单向传播、受众被动接受的方式,注重用户体验,满足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信息需求,充分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重视首发首播,借助商业网站的技术和平台,扩大移动终端的覆盖面。

  我要特别强调大数据的重要性。大数据将改变现有新闻理念,改变未来媒体的信息生产与呈现,大数据不是过去的数字新闻,而是网络时代产生的对无数数据进行各种云计算的宏观结果;同时,大数据对媒介经营管理带来冲击,为舆情监测提供新方法,也为消费者行为分析提供更多数据源。在大数据技术等因素的推动下,新闻业务将实现一些方向性调整,如趋势预测性新闻和数据驱动型深度报道分量有所增加,数据呈现、分析与解读能力提高,新闻生产中跨界合作增强。

  成都商报: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既强调技术引领和驱动,又需要坚持“内容为王”。如何看待两者关系?

  陈力丹:人们在现实变化万千的生活中,更加需要新闻,特别是高质量的新闻。过去,传统媒体是人们获取重要政治、经济、文化新闻的主要信息来源。一旦便捷的网络、移动传播渠道(形态)占据主导,尤其是青年一代,便会跟随时尚,从各种数字化新闻中介那里获取新闻。但无论传播的载体和技术怎么变,新闻产品的核心价值仍然在内容。

  当前这个时代的特征是:新闻信息个性化,社会新闻或许会“去专业化”,但在专业领域和深度新闻方面,仍需专业化。

  媒体融合时代仍然需要的专业新闻工作者,其主要职能包括:媒体帮助民众证明哪些事实是真实和可信的;新闻工作者适当扮演“释义者”的角色;新闻工作者继续发挥作为公共调查者的功能;媒体帮助民众见证一切,付出专门的努力采编一般人采访不到的新闻;媒体是向民众传授获取新的知晓方法的中介;媒体成为聪明的网络信息的聚合者;由新闻工作者创建便于民众交流的公共论坛等。

  何为新型主流媒体?

  竞争力来自先进技术

  更来自公信力

  对于传统媒体,未来的出路若仅是“适应”飞速发展的传播技术,那将永远跟不上形势,越来越被抛到后面。传统媒体与传播技术业实现融合,是最好的选择。

  成都商报:在您看来,怎样才算得上真正的“新型主流媒体”和“新型媒体集团”?

  陈力丹:《意见》提出了新闻和宣传领域创新的最终目标——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这个要求相当全面且与时俱进。

  现在是以网络传播为特征的信息时代,单向、平面的传播体系已经过时,如果我国的传媒体系不进行现代化的改造,不可能在国际社会拥有话语权。竞争力来自技术上的先进手段,但更来自公信力,只拥有先进技术的传播体系不一定能够赢得话语权。所以,关于新型媒体集团的定语排列了四个: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四者缺一不可。

  成都商报:如何评价我国现实中媒体融合的实践?它们离真正的“新型主流媒体”和“新型媒体集团”还有多远?

  陈力丹:对于传统媒体,未来的出路若仅是“适应”飞速发展的传播技术,那将永远跟不上形势,越来越被抛到后面。传统媒体与传播技术业实现融合,是最好的选择。

  现实实践中,少有传统媒体在关键的数字领域能跟上形势。各传统媒体最多是使用流行的网络平台发布自己的内容,而不是提供更为广泛的网上众多新闻——分享不是本媒体创作的信息产品。

  在《意见》公布后,很多媒体的第一反应是“传媒股利好上涨”、中央圈定“新型媒体集团”谁将入围等等。如果把心思放在这上面,忽略了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公信力等等体现为软实力的内涵,可能路子会走偏。

  成都商报:作为一家地方媒体和地方媒体集团,成都商报以及成都商报所在的成都传媒集团,在媒体融合进程中有什么样的机遇?对此您有什么建议?

  陈力丹:成都商报是一家很有实力和竞争力的报纸,成都传媒集团是很有潜力和活力的媒体集团。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前景下,尽管各个传统媒体和媒体集团的条件各不相同,但其实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面临同等的机遇。谁能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市场规律和新兴媒体的发展规律,坚定不移地贯彻互联网思维,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真正做到和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从而实现一体化发展,谁就能走得更好更远。

  专家档案

  陈力丹,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责任教授、传播学方向博士生导师、《国际新闻界》月刊主编、博士后流动站站长;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新闻传播所所长

来源:成都商报 责任编辑:林煜炫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