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号召与自发集聚:谁将主导园区发展未来
像许多园区一样,这一工业设计园内也挂满了各式先进的牌匾。在园区中部走廊的一面墙上,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授予的牌匾多达25块,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政策扶持的力量。
在园区设计初期,当地坚持政府主导模式,通过政策和财政扶持,推动土地、劳动力、资源、市场、配套设施等要素在园区集聚。在具体执行中,不仅对入园企业免收房租,还给予入园人才5万元~30万元的奖励和15万元~30万元安家补贴。
工业设计园行政专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2009年成立产业园的初衷,就是促进创意设计与制造企业对接,为制造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核心推动力。”
如今,这个园区却与这一初衷渐行渐远。它的现状向人们提出如下疑问:人为号召和自发集聚,哪种力量应该在文化产业园区发展中占据主导?文化产业园区究竟应依靠行政力量“做大”,还是应该真正在市场中“做强”?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做文化园区需要一点耐心,不能急功近利。一些企业和设计师正是看到政府这种“急功近利”的心理,冲着优惠政策而来,有的“人在曹营心在汉”,有的企业挂牌后根本没有运营,成为“空壳公司”。
“文化产业园区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它是文化创意催生的一种链式反应,不是靠人为号召产生的,而是人才自发聚集而成的。”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宋慰祖指出,文化产业园区特别是设计园区,要靠时间和专业去精心培育,要顺势而为,不能逆势而动,“只靠盲目砸钱改变不了现实条件”。
有专家提醒,这一工业设计园由政府提供场地和资金,采取的是复制和连锁这一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模式,但是在复制中要坚持市场导向,结合当地资源情况,防止“水土不服”。
有形的房子与无形的气场:用创意和机会留住企业和人才
陷入困境的工业设计园,与全国很多文化产业园区“同病相怜”。文化产业园区火爆发展背后,问题丛生令人担忧。很多仓促上马的产业园区项目缺乏明确的产业规划,各种打着“文化”旗号的产业园区“同质化”严重。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指出,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大大小小的文化产业园区已多达万家,其中只有不到10%的园区能良性运营,90%的园区都存在各种“病症”。
反观各地,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中也不乏成功的案例和探索。深圳华侨城文化创意园区为培育创意消费市场,设立了创意街市,免费提供给创业者。而北京尚8文化创意产业园则在园区内提供足够的公共空间,让各类人才畅快地交流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不断开发新的创意产品。
“对比正反两方面,我们发现,文化产业园区真正吸引人的不是有形的房子,而是无形的气场,要用创意和机会留住企业。”陈少峰认为,发展园区的目的不能是圈地、要钱、得名,而应该是实实在在为聚集的文化企业和创意人才服务。园区要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要根据入园企业的需求,增加商业机会,对接新的产业资源。
专家指出,发展文化产业须具备一些基础条件,包括区域经济实力、文化市场规模、人才储备和产业发展的配套资源等。不是所有区域都适合把文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更不是随便划块地、给予一些支持政策就能建好文化产业园,只有那些有效依托当地资源,融入当地经济生态的园区才有持久的生命力。
“文化产业园区要善于找准目标定位进行突破,培育园区的独特优势和服务平台,给企业和人才一个入园的理由和发展的保障。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园区产业雷同、候鸟现象、空壳化现象。”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魏鹏举说。(本报记者 张玉玲 李慧)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林煜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