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工业设计不只是
“产品美容”
早报记者 刘莉萍
近日,在以“工业设计与晋江产业升级转型”为主题的相关交流对接活动上,中国工业设计业界资深专家、浙江大学教授应放天表示,工业设计不能停留在给产品做“美容”上,而应提高技术水平,创造更大的附加值。
观点一
巧用设计创造附加值
应放天举了个例子:科学家发明了电炉丝,成本大约3元,被一位商人设计成电炉子,卖了30元;又有人觉得电炉子容易烫手,于是设计成电饭煲卖了300元;后来有人把它设计成可以定时、预约、控制软硬度的电饭煲,卖了上千元;与此同时,也有人因为技术不过关,使制造出的电炉丝加温速度缓慢,于是便直接将其裹进了毛毯,成就了红红火火的电热毯产业。
“设计可以为各式各样的电炉丝创造各种各样的机会,从而提升产业的价值,用来改善我们生活的质量。”应放天解释道,“这样的产业升级跟技术没有任何关系,全是设计带来的价值。一个电饭煲拿不到诺贝尔奖,但它真正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然而,设计虽重要却离不开核心技术。应放天补充说:“我们开发了一个核心智能化系统,叫做‘多行业嵌入式技术’。拥有了这种核心技术,再通过合理的设计,就可以把它变成割草的、扫地的、清洗游泳池的全自动机器。只要你想得到,它就可以装到任何产品当中去,擦门窗、洗衣服等。”
作为有名的“中国品牌之都”,晋江鞋服产业正面临产业转型升级的考验。应放天表示,工业设计对于晋江鞋业产业来说,不仅仅是使晋江的鞋服外观更好看,还可以使鞋有更多功能、结构上的创新,以及通过工业设计开拓全新的商业和服务模式。应放天认为,当前产品优化的设计战略已经越来越激烈了,开拓全新的产品是制胜的有效手段。
观点二
提高设计智能化水平
“大家都在说转型升级,其实应该更重在升级,而智能化的工业设计可以在这个升级过程中大放异彩。”应放天举例说,一家公司生产割草机出口美国,虽然每个月能发四个集装箱,但企业主却发愁“利润不如养头猪”。应放天却从中看到了商机:这说明割草机有需求,只是产品还不够好。在一番摸索后,他们设计出全自动割草机器人,小巧轻便,每天还主动将草坪打理得平平整整,下雨了还可到屋檐下躲雨。这样,公司利润高了,而且虽然生产的本质还是割草机,但已经从传统企业“升级”成了高科技的机器人公司。
“低成本、低技术的传统产业,通过工业设计的包装整合,就可以变成有品位的产业集群。”应放天说,工业设计的魅力就在于此,“国内很多企业的产品从外观和结构设计上已经不错了,可以说是四肢发达、体格健壮,有很好的基础,但就是缺点‘脑子’,也就是智能化水平较低。现在迫切需要的就是往这些健壮的铁疙瘩身上植入‘大脑’。”他认为,当前很对企业在设计、制造和销售三者的关系上都应该进行一些调整,“制造要扁平化,对设计和销售则要多一些倾斜,三者的构成呈‘哑铃型”,两头大中间小。”
观点三
从文化创意中找灵感
“设计是艺术、文化与科学的整合,好的设计肯定离不开文化创意。”应放天举例介绍,明代家具是我国家具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也是全球家居发展史上不可逾越的一座高峰。明代家具的榫卯结构,不用钉子少用胶,是科学和艺术的极好结合。时至今日,经过几百年的变迁,家具仍然牢固如初,可见明代家具传统的榫卯结构,极富有科学性。
“明朝家具的一大特点是‘惜木如金’,因为原材料珍贵,工匠在下锯之前必须设计好每一寸的用途。除了打造家具外,边角料还可以制作成梳子、耳勺等小工艺品。老祖宗的‘惜木如金’在当今就是低碳设计、绿色设计,也就是可持续化设计的道理。”
应放天介绍,一位生产圆珠笔的老板向他抱怨笔尖的铜价和笔套的塑料价格上涨,利润空间越发微薄。根据这位老板的苦恼,他的学生设计出了一款圆珠笔,整支笔由笔芯一体成型,绕成笔的形状,这种绿色设计用巧妙的方式延长了笔的使用寿命,从而减少了废笔的数量,达到节约目的,并因此获得2009年红点奖。“我们可以从别人的困惑或设计中得到一些灵感,再加上自己的创新,形成新的产品。”
“泉州与台湾在艺术、文化上有着许多共同之处,这为工业设计提供了很多的基础。”应放天建议,晋江国际工业设计园今后发展的重点应是引进台湾的设计资源,并努力建设成为海峡两岸设计产业的国家级示范基地,通过工业设计,加强两岸的交流合作,建成福建省乃至海峡西岸最具影响力的设计产业园区。
来源:东南早报(泉州) 责任编辑:林煜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