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美,当下以水求变。穿城而过的桃溪,是永春人的“母亲河”,泉州市600万人口饮水的重要水源地。2011年9月开始,该县计划投资30亿元,用3-5年撬动桃溪流域综合治理。经过2年多的项目推进,桃溪流域两岸旧貌变新颜:水清、堤固、园靓、路畅、岸绿、房美,并串起美丽乡村,一幅现代版《清明上河图》,正沿着桃溪徐徐展开……不知不觉间,桃溪也在释放生态红利,经济效益日益凸显。
会“呼吸”的河道
桃溪之畔,碧草青青,百花飘香,鱼游浅底,白鹭纷飞。人们悠闲地看水、听水、亲水……站在桃溪流域综合治理石鼓段放眼桃溪,便是千姿百态、大小不一石头群,石滩溅起的水花犹如珍珠散落玉盘,发出动人“音乐”。
永春水利局副主任科员吴生伟告诉记者,以前石鼓镇为了保证群众正常用电,在镇上修建了一座小型水电站,桃溪石鼓段大部分的流水都被用作发电,溪水之少可想而知,导致河滩积淤严重,杂草丛生。
随着桃溪流域水治理进程,石鼓镇决定关闭这座小型水电站,让水重回桃溪。“关了水电站,水流大了,生态得以修复,水也干净了。”
“除了延伸,还有提升。”在桃溪下游东平治理示范段,岸绿香盈,雕栏成景,白鹭掠影,鸟鸣不绝。桃溪流域综合治理东平段在保持岸边老树、河中卵石等原生态景观的基础上,新建防洪堤、亲水平台、滨水步道、自行车道,改善水质,还原河道生态。
“针对示范段防洪堤人工痕迹过多、整体景观略显生硬问题,东平段将在河道的日常流动水位线下铺设垂直挡墙式防洪堤,两岸防洪堤直接采用生态混凝土,由其自然生长草皮,让整体景观更加柔美。”吴生伟说,在全面整治中,根据群众居住密集程度以及投资情况,有选择地建设重点河段的景观,有的浓妆重彩,凸显重要节点,有的轻描淡写,保持原有生态。如示范段景观建设凸显白鹤广场,达埔段凸显闻涛剧场,东平段凸显闻艺广场、闻溪畅曲等。
与此同时,永春还把文化、旅游与桃溪流域综合治理相结合,充分融入当地文化元素,做足做好绿色景观文化文章,在桃溪两岸规划建设樟香桃苑、白鹤曲苑、乡愁寄园和溪畔潺园等系列文化主题公园。同时,还加大投入,建设留安大桥至石鼓桥段、东平试验段、八二三东路木栈道等城市慢线系统,打造休闲“慢生活”。
整治桃溪流域,并非各自为阵、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应景式、补缺式的修修补补,而是一次以多元治水、综合治理为主要特点的系统工程。“桃溪流域综合整治的愿景是,在晋江东溪上游的崇山峻岭中描绘一幅永春版的‘清明上河图’,并实现‘为下游百姓送上一泓清水、为环境改善、生态提升提供一个保障、为展示历史文化风貌腾出一片空间、为经济社会发展开辟一方天地、为沿岸居民宜居宜业构筑一道风景’的‘五个一’效应。”永春县委书记林锦明说,我们按照“安全水利、生态水利、民生水利、景观水利”的理念,做到“十个结合”(即与治理水土流失结合;与治理污水排放结合;与家园清洁行动结合;与建设山水名城、特色乡镇、美丽乡村结合;与防枯治涝结合;与河道清淤结合;与堤岸加固结合;与绿化提升结合;与道路整治结合;与景观改造结合),把桃溪建设成“会呼吸的河道”,为展示永春形象、提升综合发展能力的魅力之溪,并为下游地区构建一个良好的生态安全屏障。
“山顶村”下山与幸福同行
桃溪治水,两岸将整合出可开发土地4000多亩,环境优化推动土地升值,可实现土地收益32亿元。整治中新增的土地,通过用途流转集约使用。除了在流域内部调整,也可在不同村、不同镇进行调整。换言之,永春从桃溪流域治理发展成全县布局。
桃城镇济川村就是其中一例。该村新整理出的土地,一部分成为县工业园区分园;另一部分被用于村里的产业服务基地。济川村建有两座大楼,建筑面积9700平方米,出租给企业做经济总部,租金也不菲。据当地村干部介绍,这里面有其他乡镇和村的。他们利用乡村整治契机,有的用新生土地指标交换,也有直接用现金投资入股的。而济川村占50.1%来控股。
“现在可好了,从山上‘飞到’镇区,住进洁净、美丽的小区,孩子上学方便,用水用电方便。”说起东平镇文峰村的现在,文峰村党支部书记黄良斗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文峰村位于海拔700多米的高山上,距离东平镇13.5公里远,地势陡峭,住房多为土木结构,碰到大雨等恶劣天气就担惊受怕,再加上道路九曲十八弯。“外迁的人越来越多,常住人口越来越少,连赤脚医生都走了,小学合并了,打工难、就学难、就医难,成了名符其实的‘多难村’。”说起以前的文峰村,黄良斗直摇头。
在生态建设中,永春县经过考虑后,决定对文峰村进行整体搬迁,村里“借”用了东平镇霞林村从桃溪整出的其中33亩土地盖起了66栋新房,让全村182户713人都到镇上住进小区。与他们类似的还有两个村,如今也搬到东平镇区。
“我们其实不算失地农民,虽然从山区搬下来了,但原来在山区的林地、山地还都保留。”黄良斗告诉记者,“而且搬迁后还复耕出土地48.82亩,群众得到补偿250多万元,所以才盖起了这些新居。”复耕出来的土地,村里集中委托给能人统一种植黄花菜,按比例分成。同时,对于村民在山上不方便管理的田地,文峰村还将对这些土地进行统一管理,承包给有实力的企业,规模化发展集种植、养殖为一体的立体农业、循环农业,在科学用好土地资源的同时,又增加村财及村民收入。而剩余出来的劳动力,恰恰又是县城企业最需要的。
“农田流转给他人管理,群众附近就业,不仅解决企业的用工问题,还增加了村民的收入。附近又是工业区,村民就业方便,企业招工也方便。‘飞出来’,就是多赢。”黄良斗介绍,剩余出来的劳动力为附近的工业区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
美丽生态“美丽”效应
桃溪流域综合治理,提升了永春的生态环境。目前,永春县森林覆盖率达69.5%,是“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级生态县”。生态红利正在释放,经济效益已经凸显。看到永春从泉州的后花园向泉州御花园迈进,不少大企业把目光对准了永春,纷纷入驻淘金。
去年以来,已经有包括碧桂园生态社区、云河谷生态旅游、古树名木湿地公园、天沐温泉等4个总投资达76.6亿元的“三维”大项目先后落地该县。同时,该县充分把握住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2013年,全县旅游共接待人数达到208.6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8.89亿元,旅游业正成为一项富民产业。
“整治不单是为了改善水生态,更要让流域内118多个村的百姓受益。这是桃溪流域治理和美丽乡村建设一起推进的原因所在。”林锦明说,得益于桃溪流域综合治理,永春县美丽乡村建设正在获得“美丽效应”。
吾峰镇位于永春县城的北部,距离县城10多公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村民们的日子虽然越过越好,但居住环境却不大如人意。随着桃溪流域多元治水脚步,吾峰镇对霞陵溪进行整治,并投入350万元,在各个村庄建设每天可处理污水80吨的农村高效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湿地公园所在的双溪口靠近镇中心,以前不仅有一些临时搭盖的房屋,还有不少旱厕和养猪场,生活污水甚至垃圾就直接排进霞陵溪中,溪水非常浑浊。为此,吾峰镇去年投资600万元,建设包括入口景观园、湿地印象、阳光草坡、活水湾和水生杉园五个节点区的全县首个湿地公园,使其集湿地生态资源保护、科学研究、科普展示和旅游休闲等多样功能。
结合湿地公园的建设,吾峰镇还对公园所在的水源自然村、大宫山、卧龙山进行连片整治,建设休闲慢道,打造吾峰休闲慢生活。
走进仙夹镇山后村,一个面积约2900平方米的人工湖映入眼帘,青山倒影绿水,湖边稻浪起伏,时有村民散步玩乐,清脆鸟鸣不绝于耳,清新淡雅的田园风光一览无余。
今年51岁的村民郭金贵开心地说:“人工湖原是个‘垃圾场’,美丽乡村建设开展以来,村子将‘垃圾场’改造成人工湖,成为村民唠家常的好去处。”
在桃城镇丰山村,小桥、流水、人家、风车、荔树,把原本普普通通的小山村构画成一幅优美的田园风景画,“等到山上的几十亩茶花盛开时,那美景美不胜收。”村民陈建清自豪地说道。
得益于美丽乡村建设,该县正焕发出处处风景处处美的迷人景象。
两年来,该县有20个县级示范村、86个乡镇级示范村开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在建设中,我县还以“一套卫生管理办法、一个目标考评体系、一份产业发展规划、一批专业合作组织、一个便民服务网络、一批文体娱乐项目、一套社会管理机制、一套保障服务措施”的“八个一”机制措施作为该县美丽乡村建设的总要求。
如今,遍及全县106个村的美丽蝶变,让生态良好的永春县更加散发出生态美的魅力,“一村一业、一村一韵、一村一景”主题鲜明的美丽乡村在全县236村(居)全面铺开。
“我们将在桃溪流域综合治理和美丽乡村建设等生态建设基础上,实施桃溪流域生态经济试验区建设,逐步将桃溪流域建设成为聚环境友好型工业、创意农业、休闲旅游和‘慢生活’旅游经济圈模式为一体的产业高效、生态宜居的生态经济试验区,成为福建省建设生态先行示范区的重要支点。”林锦明说,将通过该试验区建设为全省探索经济发展转型的新思路、打造“山海合作”的新样板、探索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新模式以及探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路径,“最终将永春打造成全省领先的‘生态绿谷’、经济发展的‘产业绿廊’、生态宜居城镇建设的‘绿色样板’、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的‘绿色先锋’”。
据介绍,根据永春县域空间结构“一主一副、双轴带动、四大分区、多点突破”的特征,结合桃溪流域的空间分布,该县将桃溪流域生态经济试验区划分为核心区域、拓展区域和联动区域,通过实施“百亿元产业、十亿元企业、亿元项目、千万元纳税大户”计划,引导桃溪流域范围内利用特色资源,强化产业链共生与集群效应,打造绿色生态健康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快构建以生物医药、食品饮料、生态旅游等绿色生态健康产业为主导,以轻纺鞋服、新能源新材料、香品等产业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
□福建日报记者 薛东 何祖谋 林丽明 本报记者 施由森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林煜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