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在泉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全市知识产权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推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工作为载体和抓手,认真组织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持续提升全市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知识产权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强化载体建设,知识产权助推区域经济发展
扎实推进泉州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工作。为进一步组织实施《泉州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工作方案》,3月25日,泉州市政府办公室印发《2013年推进泉州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工作计划》(泉政办〔2013〕63号),落实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政府、泉州市开发区和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开展示范城市工作的年度目标和任务,确保示范城市工作落到实处。
扎实推进各类知识产权工作载体建设。晋江市被列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培育城市(县级市),南安市被列入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县级市)、鲤城区被列入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区),泉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所属的鲤城高新区、石狮高新区被列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市知识产权局指导和帮助3个国家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强县工程制定工作方案,开展具有特色的知识产权工作。同时,市知识产权局制定了《泉州市高新区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工作方案》,并与两个分园区签订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工作责任状,确保试点园区工作取得实效。2013年我市新增1家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9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6家福建省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及5家福建省知识产权普及教育试点中小学。
二、强化引导和服务,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水平持续提升
不断加大政策引导力度。5月15日,泉州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工作的实施意见》(泉政办〔2013〕126号),明确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工作发展目标及主要工作任务,积极培育和发展泉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促进专利与经济社会的融合,市知识产权局联合厦门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泉州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等共同研究制定《泉州市专利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0年),12月26日市政府办公室正式印发实施。同时,为贯彻落实《福建省专利申请资助办法》,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知识产权局修订出台《泉州市专利申请资助暂行规定》,重点资助发明专利,全年共受理发明专利申请资助343件,发放资助资金82.18万元。奖励2011年5月以来的授权发明专利,发放奖励资金81.2万元;对2011、2012年度通过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有关人员进行奖励,发放资金0.8万元。全市49家首获发明专利授权的企业各获得2013年福建省发明专利“清零”奖励资金1万元。组织评选2013年度泉州市专利奖27项,其中金奖1项、银奖7项、优秀奖19项,发放奖金81万元。此外,积极推荐优秀专利项目申报国家、省专利奖。2013年有1项专利荣获第十五届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专利荣获中国外观设计优秀奖;2项专利获得福建省专利奖。
在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市知识产权创造水平显著提升。2013年,全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18448件和13267件,同比增长36.46%和36.14%,年度专利数量继续位居福建省首位;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1830件和399件,同比增长38.43%和18.40%,截至2013年12月,全市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58件,同比增长46.94%。全市有效注册商标突破15万件,位居全国第二位;驰名商标达111件,位居全国首位;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633件,位居全国第三位;福建省著名商标达929件,注册地理标志14件。全市版权作品登记总量达1万多件,我市版权作品登记量连续6年位居全省第一,且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
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工作。3月20日,泉州市政府办公室印发《泉州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工作方案》。为确保各单位落实工作责任制,泉州市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2013年推进泉州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计划》,落实年度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目标和任务,扎实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工作。12月 31日,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和市知识产权局联合出台《泉州市企业专利权质押贷款贴息暂行规定》,对专利权质押贷款进行贴息。市知识产权局与泉州银行、泉州农商银行等签订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战略合作协议,并开展专利权质押融资需求企业征集工作,2013年向有关银行推荐有专利权质押需求的企业2批54家。此外,市经贸委、市科技局、市知识产权局、人民银行泉州市中心支行联合开展“泉州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提升年”专项行动,举办中小企业专利权质押融资培训班、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题研讨活动等。2013年,全市利用商标质押贷款超过7亿元;全市共有22家企业(占全省的59.5%)与银行签订专利权质押贷款协议,授信额度2.5690亿元(占全省的53%),企业数量和授信额度均位居福建省设区市前列。
加大企业帮扶力度。市知识产权局确定发明专利“清零”与“倍增”企业250家,并成立了3个工作小组,建立专家支撑团队,2013年共组织市、县两级知识产权工作人员、专家支撑团队200多人(次)深入企业开展帮扶服务,挖掘申请发明专利的资源。同时,联合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开展知识产权托管工作,通过建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档案,组织中介机构对重点企业进行走访,引导企业与知识产权中介机构签订委托协议,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开展知识产权培训、专利信息分析、专利申请和保护等服务。《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29490-2013)发布以来,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家、省知识产权局举办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29490-2013)培训班,推动10家企业开展贯标工作,提高企业贯彻执行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的意识和实务能力。市工商局大力宣传国家、省、市出台的一系列支持创建国际品牌的优惠政策措施。在工作中实行领导挂钩重点企业制和专人辅导制,对企业在推动商标战略国际化进程中予以一对一的帮扶,方便企业就马德里国际注册事宜进行咨询,解答企业在马德里国际注册中遇到的问题,引导企业合法有效地运用自主品牌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三、强化执法保护,知识产权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持续推进打击侵权假冒工作。2013年,我市加强领导,周密部署,各级各部门结合工作职能,继续采取有力措施,有效推进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各县(市、区)、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也高度重视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明确工作重点,确保做到任务到位、行动到位。2013年,全市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共立案查处各类侵权假冒案件1349件,涉案金额1403.456万元。公安机关共立案侵权假冒犯罪案件917件,侦破案件807件,抓获犯罪嫌疑人540名,涉案总金额8.725亿元。检察系统批捕侵权假冒涉嫌犯罪案件89件139人,提起公诉55件108人。法院系统共受理侵犯知识产权和假冒伪劣商品案件138件,涉案人数223人。
打击侵犯专利权违法行为。市知识产权局组织实施专利行政执法能力提升工程,建立健全专利行政执法工作长效机制,全面提升专利行政执法能力。市知识产权局建立了专利行政执法“市带县”工作机制,加强市、县两级知识产权局的协调联动,组织开展知识产权系统执法维权“护航”等专项行动,定期对超市、批发市场、药店、五金配件等领域进行专利行政执法市场检查。2013年共立案查处各类专利违法案件62件,其中侵权纠纷15件,假冒专利38件,其他专利案件9件;出动执法人员200多人(次),检查商品3100多件。同时,强化展会知识产权执法维权工作,组织人员在第十五届中国(晋江)国际鞋业博览会、第十六届海峡两岸纺织服装博览会现场设立知识产权服务台,接受现场咨询和举报投诉,并及时妥善处理展会专利侵权纠纷,有效维护展会的正常秩序。
打击侵犯商标权违法行为。全市工商系统以维护泉商品牌为目标,把侵犯服装鞋帽商标专用权的商标违法案件、影响较大的涉外商标案件、侵犯驰(著、知)名商标专用权的商标违法案件、侵犯农产品商标、地理标志商标专用权的商标违法案件和非法印制和销售侵权假冒商标标识及购买使用假包装、假标识、假商标的违法案件作为工作重点,进一步加大商标专用权执法力度,重点查办一批商标侵权、假冒伪劣等案件,努力构建行政、司法和企业自我保护三位一体有效衔接的保护体系。2013年共立案查处商标侵权假冒案件796件,案值874.2万元,移送公安部门9起。
打击侵犯著作权违法行为。市文广新局组织开展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行动”,主动开展对视频、音乐网站的监管工作,确定主动监管网站12家并上报省版权局;及时查办和反馈上级版权部门移送的涉嫌侵权盗版案件7起,做到件件有落实。组织开展2013年侵权盗版及非法出版物集中销毁及“绿书签行动”系列宣传活动,销毁各类非法出版物10万多件和3000多套非法卫星电视接收设施,开展为期一周的“绿书签优惠购书活动”,张贴“绿书签行动2013”宣传海报6000多份。认真做好“扫黄打非”进基层“五个一”活动,健全辖区内出版物市场日常监管机制;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后和重要时段开展印刷复制大检查,督促企业落实承印管理五项制度,完善台账,确保社会安定。
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整治。市农业局制定了《泉州市2013年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由市农业执法支队牵头组织开展了“春季农资打假保春耕”“农资打假夏季百日行动”“秋冬季农资打假保安全促增收”农药市场专项治理等专项行动,严格依法查处各类涉农知识产权违法行为。突出重点做好种子市场监管工作,组织人员开展水稻商品种子市场和水稻制种基地转基因成分检测工作及农作物种子打假维权专项行动,严格种子市场准入关,严格区域试验和品种审定,有效地净化种子市场,真正使农民用上放心种子。2013年度,全市共抽检种子质量102个,其中合格96个,查处种子案件6件。
整治假冒伪劣食品药品。市、县两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紧紧围绕确保百姓用药安全这一中心,组织开展药品“两打两建”专项整治、打击保健食品“四非”专项行动、打击网上非法售药行动、无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专项检查等一系列打击“三品一械”侵权假冒专项行动,全市出动执法人员6075人(次),检查涉药单位8304家(次),查处假冒伪劣“三品一械”215件,案值金额82.13万元,罚没款256.1万元,移送工商部门涉嫌违法“三品一械”广告305件,移交公安机关立案侦查15件。同时,主动加强与公安部门的沟通配合,以追查“淘宝网”等互联网交易平台上经营非法进口药品的网店为突破口,重点对涉嫌经营非法进口药品的淘宝网店、进口食品店、无证诊所等场所开展突击检查。2013年共联合查处取缔经营非法进口药品窝点13个,货值72.51万元。
开展生产流通环节治理整顿。市质监局加强生产源头监管,围绕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全面排查质量安全风险,针对已排查出的风险加强整治,严厉打击各种质量违法行为。完善产品伤害监测系统,开展产品伤害调查和预警工作,建立产品伤害数据库,不断增强质量安全风险处置的主动性、科学性和有效性。积极组织开展“CCC”认证、有机产品认证、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资格专项执法检查部署,严格市场准入,严厉打击无证生产行为。2013年,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5981人(次),检查企业1709家,立案查处278起,案值金额约323万元,涉及农资、鞋服、食品、建材、眼镜、汽车配件和机电等多领域。
开展进出口环节治理整顿。泉州海关结合泉州地区经济模式、厦门关区出口商品结构及历年查获侵权商品特点,着重加大对运动鞋服、小五金工具、日化用品等重点商品的监管和查缉力度。 2013年共查获侵权案件14起,涉及Adidas、NIKE、POLO、HONDA、“飞人”图标等知名商标。泉州检验检疫局强化进出口产品认证监管,加强对进出口商品CCC认证证书有效性的核查,共办理进口商品免办3C证明33份,100%开展后续监管。
规范网络商品交易秩序。市工商局主动依托福建省互联网商务监测中心——泉州商标行政保护中心,积极构建网络商标行政保护网,加强对辖区网店经营者及商品信息的监管,加大对网店经营者销售商品的突击检查。共监测排查网络商标侵权案件线索525个,将严重侵权涉嫌犯罪的328家淘宝网店线索资料通报泉州市公安局,并由市公安局向公安部提起“查处假冒伪劣商品集群战役”申请,其中1起已由公安部交由涉案地公安部门开展收网行动,3起公安部已受理。
做好软件正版化工作。按照国家、省、市有关部署和要求,泉州市各级各单位加大机关软件正版化推进力度,市、县两级财政先后两次安排专项资金1600万元,集中采购操作系统软件5939套、办公软件5582套,完成了市、县两级机关软件正版化检查整改任务。2013年4月,顺利完成由审计署、工信部、商务部、国务院法制办、证监会等组成的国务院推进政府机关使用正版软件工作第四督查组督促检查。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协作。为做好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我市召开定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联席会议,探讨联合执法、应急联动、议事会商等事项。市科技局、市公安局、市知识产权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药监局、市烟草专卖局等7个部门签订了《打假维权战略合作机制备忘录》,建立协作联络、信息共享、联合执法、案件移送协作、信息宣传发布等工作机制。市科技局、市知识产权局与泉州24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签订了《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进一步降低企业的维权成本,提高知识产权执法效率。市公安机关与安踏、特步、恒安等44家重点企业签订了《警企合作备忘录》,通过设立警企联络员、召开联席会等方式,实现“信息共享、互利共赢”。
四、营造舆论环境,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工作扎实开展
开展知识产权宣传普及活动。泉州市各级部门利用2013年“福建省知识产权日”“知识产权宣传周”“科技·人才活动周”“中国专利周”等有利时机,开展现场咨询和网络在线咨询活动。宣传周期间,市知识产权局召开打假维权合作协议签字仪式暨知识产权白皮书发布会、开展知识产权进校园、进企业等活动,在泉州电视台、《泉州晚报》《侨乡科技报》等新闻媒体上开设专栏或专题,并刊登知识产权公益广告,大力宣传知识产权相关政策措施及我市建设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取得的成效。2013年,泉州市知识产权局共利用手机短消息向我市的广大群众发送知识产权宣传信息15万条,播放电视公益广告 9次,印制知识产权宣传环保购物袋1000个,印发宣传材料近1.5万份。市文广新局组织开展2013年侵权盗版及非法出版物集中销毁及“绿书签行动”系列宣传活动,销毁各类非法出版物10万多件和3000多套非法卫星电视接收设施,开展为期一周的“绿书签优惠购书活动”,张贴“绿书签行动2013”宣传海报6000多份。市工商局在《中国工商报》头版头条刊登了《支持网商对接实体企业 以网管网遏制商标侵权 泉州工商助力鞋服业突围“库存门”》的专题报道。市质监局印发了《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行业宣传教育实施方案》,积极通过中国质量新闻网、福建新闻网、《中国质量报》等媒体对打击假冒侵权工作进行宣传报道。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充分调动发挥食品药品安全协管网络作用,群发短信宣贯打击假冒侵权工作精神,在协管办示范点开展食品药品安全进社区宣传教育活动。市检察院主动通过《检察日报》、泉州电视台、《泉州晚报》等媒体发布新闻,宣传报道推进“两法衔接”工作等。市中级人民法院充分利用《人民法院报》《海都报》《东南早报》等报刊媒介,向社会公众公开知识产权保护信息,发布典型案例和法官提示。各县(市、区)、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也积极利用“知识产权宣传周”“法制宣传周”“全国安全用药月”“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等有利时机,向企业、社会普及知识产权知识,引导社会公众树立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
组织开展知识产权专题培训活动。市知识产权局加大知识产权教育培训力度:2013年7月,经福建省知识产权局批准,建立了福建省知识产权远程教育平台泉州分站,并依托泉州分站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知识产权远程教育培训。同时,举办了中小企业知识产权高级研修班、专利权质押融资专题培训班、专利行政执法业务培训班、专利信息分析利用实务培训班等专题培训,并指导各县(市、区)知识产权局自主开展培训活动。2013年,全市共开展各类知识产权培训23场,参加培训人数达到2400多人(次),并有504人(次)通过福建省知识产权远程教育培训平台泉州分站学习知识产权实务课程。新修订的《商标法》公布以后,市工商局积极组织驰著名商标企业参加新《商标法》实务培训,并通过实地走访等形式向企业宣传新《商标法》,重点解读修改内容,指导驰名商标企业对不符合新《商标法》要求的标识、包装、广告摸排清查,及时清理库存,以免造成不必要经济损失,总共开展宣传7场(次),培训500多人(次)。市文广新局稳步推进全市企业软件正版化工作,共举办企业软件正版化培训班5批,培训750多人;有400多家企业列入使用正版软件工作目标,其中200多家企业完成检查整改。泉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200多名报检员全面实施知识更新培训,实时召集报检企业主要负责人和业务主管开展进口全申报、通关单无纸化和自贸区原产地签证等业务专题培训,组织报检人员开展经验交流,从源头提升报检质量。市中级人民法院邀请省、市级法院资深审判员以及高校教授进行专题讲座5场(次),为100多家德化版权重点保护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及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工作人员讲解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问题。
五、拓展服务领域,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健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市知识产权局进一步发挥泉州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的作用,2013年,泉州知识产权信息网改版升级完成,网站内容更加丰富,增加方便公众办事的网上服务大厅、公众互动咨询等栏目,促进优秀专利技术与资本市场的对接,为公众和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知识产权服务。市工商局建成新的泉州商标馆,2013年10月29日正式对外开放,这是全国第一个以展示商标品牌为主要内容的展馆,成为宣传展示泉州商标品牌形象的主阵地。泉州海关公布保护知识产权举报热线,鼓励社会公众向海关举报进出口环节的侵权违法活动。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继2013年初晋江法院设立专门知识产权庭后,积极为德化法院争取知识产权案件一审管辖权。2013年6月14日起,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法 [2013]139号批复,德化法院获得部分知识产权案件管辖权。
完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与举报投诉服务体系。市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有效运行12330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与举报投诉服务平台,深化分中心和工作站建设,新增鲤城高新区和安溪2个分中心。2013年,通过电话、网络信件、来访等方式接收社会公众、知识产权权利人的维权援助与举报投诉咨询537人(次),接收维权援助与举报投诉案件52件,其中维权援助案件28件,符合受援条件的11件;举报投诉案件24件,符合立案条件并移送举报投诉案件13件。开展重大项目与高层次人才维权援助服务工作,共收到泉州市重大项目信息登记表8份,高层次人才信息登记表17份,为开展工作奠定基础。完善泉州市知识产权志愿者队伍建设,组织知识产权志愿者为市民提供知识产权咨询服务,进一步提高社会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
大力培育专利中介服务机构和社团组织。11月22日,市知识产权局与市科技局、市财政局联合印发《关于促进专利中介服务业发展的工作意见》,加大对专利服务机构的资金支持力度,鼓励符合设置条件要求、信誉较好的省内外专利中介服务机构来泉设立分支机构。同时,完善专利代理机构信息月报制度,定期了解我市专利代理机构的业务开展情况,加强对专利代理机构的监管。2013年,全市新增了2家专利代理机构。目前,全市共有专利代理机构8家,拥有专利代理人27名,从业人员124名。鼓励和支持泉州市知识产权保护协会开展知识产权工作。2013年1月,泉州市知识产权保护协会顺利完成换届工作,共吸纳单位和个人会员128名,围绕我市知识产权工作的中心任务,在知识产权宣传培训、专利文献检索、知识产权保护维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政府有关部门的得力助手。
泉州市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泉州市知识产权局
二○一四年四月
相关链接:
打造知识产权“阳光”审判工程
本报讯 (记者黄祖祥 通讯员林建新)为庆祝第十四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更好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切实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求真务实地为本地品牌企业和经济发展服务,近日泉州、晋江两级法院联合召开晋江品牌企业特许经营司法保护座谈会,共同研讨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知识产权工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准,也是一个企业、一个行业做大做强的核心驱动力。晋江既是“品牌之都”,也是我省首批知识产权强县,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涉及知识产权的纠纷呈逐年上升趋势,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审判已成为晋江法院履行服务晋江发展大局使命的迫切需求。
今后,在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中,晋江将重点加大对创新程度高的高新技术、知名度高的商业标识、符合国家和本地产业发展政策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的司法保护力度。
接下来,晋江还将积极协调相关行政部门、行业协会,完善特许经营备案制度和特许企业信息披露制度,探索建立不良企业相关信息的强制披露制度和公开查询制度,坚决过滤不良特许企业,大力推进知识产权“阳光”审判工程。
(泉州晚报)
来源:侨乡科技报 责任编辑:林煜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