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广州领先,顺德东莞追赶
2013年,广东省G D P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以单个经济体计,G D P排名超过世界第16的印尼。这一庞大的G D P数字中,第二产业的比重尽管有所下降,仍然占总量的47%左右。庞大的工业规模,也给工业设计带来了巨大的机会,特别是广州力推制造业转型设计的关口。
在这一背景下,近期开幕的第115届广交会上,举办了“设计提升贸易”系列活动,专门建立了国际设计资源与中国外贸制造的互利合作的平台,并推动了众多设计企业在广交会上集体亮相。广交会副主任王润生表示,希望促进中国设计机构和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友好合作,引导和鼓励中国企业重视设计研发和自主创新。
据广东华南工业设计院院长杨向东介绍,目前广东的工业设计中,较为成熟的还是深圳和广州。杨向东告诉南都记者,深圳是创新城市,目前在广东的工业设计领域是最发达的,已经形成了非常高的产业集聚度,不少工业设计企业如嘉兰图、浪尖等,企业规模较大,经营已经十分规范。
广州的工业设计曾经一度辉煌,后来衰落了下来。不过,曾任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系主任的杨向东向南都记者分析,广州有院校的基础,可以培养人才,发展前景仍然看好。此外,广州的一些大型企业,如广汽等,下属的工业设计机构实力强劲,另外,广州的一些大型家具企业,在家具等细分领域的设计实力也相当强。
目前,广州、深圳的设计公司中有不少创业都在10年以上,相反,佛山顺德和东莞虽然也是广东省制造业的重镇,但在工业设计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杨向东告诉南都记者,顺德的情况是政府大力扶持,如位于顺德的广东工业设计城,就是省政府和佛山市政府共建的。设计城在顺德集中了一批设计精英,政府还邀请国外人才,正在形成一个很好的工业设计平台。
东莞的工业设计领域,除了广、深一些成熟工业设计公司在东莞设计的分支机构之外,目前在东莞经营最为成功的就属华南工业设计院,这一机构是2005年东莞市政府与广东工业大学合作创办,设立在东莞松山湖科技园区内的工业设计机构。今年,松山湖科技园区又引进了广东工业大学的另一个设计团队,在园区内成立了华南工业创新院。
广东工业设计协会副秘书长周红石告诉南都记者,在转型升级过程中,设计的导入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可,这恰恰是东莞的机会。不过,周红石表示,东莞、顺德的设计企业高度依赖本地企业,业务的拓展能力较弱。
多位受访者认为,传统的本土制造业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规模企业,还没能完全认识到工业设计的价值,特别是一些创业多年的企业,企业负责人由于惯性思维的影响,并不愿意在工业设计上过多地投入,反而是新成立的企业,对工业设计较为重视。广州原子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梁志亮告诉南都记者,去年,阳江一家家居用品贸易公司转型自己生产产品之后,就找到原子设计,希望为他们设计一套厨具,主要出口欧美。梁志亮的团队主导了整个产品的创意、设计等环节,目前已经有多款厨具推向市场。
除了消费类产品之外,广东的一些重工业企业也开始考虑工业设计对产品的价值。华南工业设计院去年为东莞大朗的一家工程设备企业的产品进行了工业设计。这家新创办的公司的产品是一种甲醛含量检测设备,主要面向工厂的检验机构,以及院校的实验室等。这家企业在产品投产之初,就找到工业设计机构合作,不仅对外观进行设计,更对交互系统进行了设计,以期区别于市场上的同类产品。
艰难推进的盈利模式变革
目前,绝大多数工业设计企业仍然采取提供设计方案,收取设计费的收费模式。不过,一次性收取设计费的模式,有时可能难以保证设计企业的收益。“我收的设计费可能还不够设计成本。”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教授石振宇告诉南都记者。石振宇为中山一家设计企业设计了一种新式办公椅,由于前期双方达成协议,在设计中尝试先期进行基础研究,这一办公椅的设计周期有近3年之久。该办公椅推出后,被欧盟国家首脑会议采购为办公用椅,企业收益不错。石振宇表示,目前,欧美设计企业有不少采用“分成”的模式,在设计完成后,再与设计企业根据产品销量进行收益分成。
“分成的模式在10年前就有企业采用了。”广东工业设计协会副秘书长周红石介绍,不过,由于企业财务上的不透明,对于设计师、设计公司而言,操作上十分困难。深圳爱派拓科技总经理郭太岭曾在知名设计公司任高管,他告诉南都记者,“分成”的模式最大的困难还是企业主不愿意采用。
周红石则介绍,目前还有一个新颖的设计模式便是众筹模式。这种模式可以保证设计师在产品设计中的主导地位,还能保证设计师的收益。目前,在广深地区已经有一些设计师在尝试这一经营模式,并且获得了不错的融资效果。
对于华南工业设计院而言,在经营模式上,也在尝试推动设计师往主导产品的方向发展。华南工业设计研究院第一事业部部长陈小南告诉南都记者,他的团队目前在设计一款便携式蓝牙音箱,他认为这类产品在海外市场,特别是在非洲、拉美、印度等新兴市场前景广阔。不过,陈小南同时表示,他将组建自己的市场、营销团队。
不过,清华大学石振宇教授则告诉南都记者,大多数设计企业的设计师未必能同时胜任产品经理、营销策划等工作,术业有专攻,如果将产品的全流程全部包揽下来,经营的风险也将非常巨大。
新思路:呼吁加强基础研究
“总体而言,近年工业设计的思路还是越来越向简约化方向发展。”广州原子设计公司公司设计总监梁志亮告诉南都记者,他认为,设计企业应该加强。周红石则向南都记者表示,“简约”的设计思路在应用上确实越来越广,苹果等企业可谓开了风气之先,但当前工业设计总体上还是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未来最重要的还是要重视设计与人的关系。
近期在广交会上,组委会也组织了多场工业设计方面的论坛。清华大学工业设计系柳冠中教授,以及前文提及的石振宇教授等人都在论坛上做了专项演讲,呼吁加强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研究,通过基础理论研究提升工业设计水平。石振宇以一项浴室设计理论研究为例,他介绍称,这项研究通过将志愿者在浴室内洗澡、如厕等动作拍摄下来,通过3D技术切片研究,以提高卫浴系统空间设计的合理性。不过,石振宇介绍,这项研究先后持续了3年之久,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他呼吁,政府应该给予基础研究资金上的支持,促进基础研究的进步。
“两位教授的观点,也是我们协会近年一直在呼吁的。”周红石告诉南都记者,由于基础研究费时费力,要求企业进行难度较大,政府、高校应该在其中起到主导作用。梁志亮则表示,他们目前也在寻求与一些高校进行合作研究。
不过,周红石同时表示,目前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进步完善,工业设计领域的基础研究也有了技术的支撑,如果能够通过互联网的渠道,让企业、高校共享一些基础研究的数据,或许可以大大推进基础理论的研究。
来源:南方都市报 责任编辑:林煜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