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新闻媒体泉州文化行 > 内容

光明日报:泉州成为“世界宗教博物馆”的历史原因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4-03-25

 

  宋元时期,泉州刺桐港曾与亚历山大港齐名,是世界五大通商港口之一,对外贸易兴盛,号称“市井十洲人”。各种宗教文化随着世界各地商人进入泉州,道教、佛教、景教、天主教、伊斯兰教、摩尼教等都在这里落户并和平相处,成为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曾将泉州称为“世界宗教博物馆”,对于其成因,如果从深层次来考察,除了兼收并蓄的精神和胸怀,泉州相对开放的政策、泉州人的“重商”情结以及泛神崇拜等因素皆不容忽视。

  政府的开放政策。唐宋时期,封建统治者为彰显国力宣示国威亦为了获取税收及珠宝香料,多方招徕鼓励蕃商蕃客前来中国。唐代,不少波斯、阿拉伯商人,经过南洋群岛,到泉州进行贸易。据《全唐文》载,唐太和八年(834年),朝廷针对“慕化而来”的蕃舶被过重征税、蕃商“嗟怨之声,达于殊俗”的现象,特地下诏明令各地“不得重加率税”,并要求岭南、福建及扬州地方官员对蕃客“常加存问”。泉州地方政府特于城内胭脂巷建立供商人集中居住的蕃坊。五代时期,割据闽地的闽王王审知,亦竭力“招徕海中蛮夷商贾”。宋代,泉州设置市舶司,专司海外贸易;又建“来远驿”,接待蕃商蕃客。宋代的泉州,蕃商对地方财政乃至城市建设的巨大作用,亦使地方官员不能不刮目相看。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泉州城的修建,就是借助“贾胡簿录之资,请于朝而大修之,城始固”。时人曾有“泉仰贾胡”之说。当地政府对蕃商蕃客礼遇有加,允许“民夷杂居”,也允许“族居一处”,并沿唐制于城南辟专门居住区蕃坊。如祝穆《方舆胜览》便说:“诸番有黑白两种,皆居泉州,号番人巷”。为解决外国商人子女教育问题,允许开办蕃学。蔡絛《铁围山丛谈》卷2记录:“大观政和,四夷向风,广州、泉南请建蕃学。”所有这一切,无疑为海外各种宗教文化进入泉州创造了宽松环境。

  泉州人的“重商”传统。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统治者长期秉持“重农抑商”政策,视农耕为本,商业为末。然而,历史上的泉州,人多地少的矛盾长期非常突出,仅靠农耕难以生存,只能从经商中寻求出路,因此很早就形成“逐末之风”。泉州背靠高山面向海洋的独特自然环境,决定了其对外经商的主要对象不在内陆地区,只能面向海外。于是,至迟从唐代开始,泉州人就积极经营海外贸易。《泉州府志》载:“民无所证贵贱,惟滨海为岛夷之贩。”乾隆《泉州府志》卷40记载,五代主政泉州的王延彬,“多发蛮舶,以资公用。惊涛狂飙,无有失坏。郡人藉之为利,号招宝侍郎。”泉州人从通商海外中获得源源不断的财富,不少人因此暴富。宋代洪迈《夷坚志》载:“泉州杨客,为海贾十余年,致资二万万。”《莆田祥应庙碑记》载:“泉州纲首朱纺,舟往三佛齐……获利百倍。”南宋绍兴年间知泉州的连南夫也说:“海卖入蕃,以兴贩为招诱,侥幸者甚众。”宋代泉州商贾云集,“涨潮声中万国商”,泉州港成为中外商品的汇聚地,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对于侨居的外国商人,泉州人与之友好相处,甚至不少人与之通婚。泉州《荣山李氏族谱·垂戒论》就有族人与外来蕃客通婚的记载:“有从妻为色目人者,有从母为色目人者,习其异俗。”泉州人的“重商”为各种宗教落户泉州和各种信仰自由传播提供了重要条件。

  泉州人的泛神崇拜习俗。秦汉时从中原南迁而来的汉人,进入泉州后,带来了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以及已经本土化了的佛教。他们在西晋太康年间就建了一座道教大宫观——元妙观,一座佛教大禅林——延福寺。泉州人的宗教崇拜来源众多,既有闽越文化遗风,亦与移民背景直接相关。泉州原是闽越人居住之地,按《史记》所说:“越人俗鬼,而其祠皆见鬼。”信巫尚鬼的习俗在这里得到长期保留。泉州先民信奉的鬼神繁多,既有人化的鬼神,亦有物化的鬼神,既有外地引进的,亦有本地自行创造的。诸如床母、灶神、谷神、土地公、境主、天公等,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历史上,泉州鬼神崇拜之风盛行,巫祝大行其道,乾隆《泉州府志》称:“泉人颇惑于鬼神之说。”嘉庆《惠安县志》云:“俗颇尚巫鬼。”乾隆《永春州志》说:永春“信巫尚鬼。”泉州人的杂糅多元信仰和泛神崇拜传统,有利于外来宗教文化的传播。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唐宋时期,随着泉州海外贸易的繁荣,各种宗教和文化纷至沓来。伊斯兰教,唐初已入泉州,市区东郊灵山上,留有“三贤”墓、“四贤”墓。婆罗门教于唐代进入泉州,泉州开元寺中留有遗物,泉州新门外浮桥边那根充满神秘色彩的石笋,亦是罕见的婆罗门教遗物。摩尼教大约亦在唐代进入泉州,宋元时期颇为盛行,泉州城南尚有一座摩尼教教寺,俗称草庵,创建于元代,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印度教宋代进入泉州,元末在城南修建了极为华丽的寺庙……这些外来宗教,活动时间与范围不同,信众不等,影响不一,但在泉州均拥有一席之地,留下鲜明的历史印记。

  (作者单位:泉州师范学院 本文系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闽南文化研究基地项目成果)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林煜炫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