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市场”何许人也?83年前远渡太平洋,以“国剧”唱红大半个美利坚的梅兰芳博士,他就是。他不但是开了中国京剧“走出去”对外商演的先河,而且成为探索现代化文化市场的先驱。李长春同志在其刚出版的《文化强国之路——文化体制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新著中,深刻揭示出艺术人才是在市场闯荡中由观众来任命的,以“没有市场体制,就产生不了梅兰芳”来鞭策“后来人”,希望他们成为当今文化新市场的“弄潮儿”。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梅兰芳访美商业演出和文化交流,是受邀于司徒雷登。可是当筹备就绪、订好船票即将成行时,司徒雷登却发来电报说美国经济危机大萧条婉言相劝梅先生取消此行,其后接到坚决要去的覆电,那位“中国通”只好叮咛梅多带点钱,以防“回不了家乡,见不着父老”。正因为此行困难重重,非得将成本一减再减——演员才6名,乐队仅8位,连做公关宣传、品牌营销的齐如山总共21人,可谓“精兵简政”的了。管衣箱化妆的要兼跑龙套,唱旦角的要顶老生行当,如此“寒酸”商演,哪能会将纽约的定价美金6元戏票“炒”到16元,谢幕之后梅兰芳与上台的“粉丝”握手十多分钟,其中竟有“第二次握手”的,连卓别林、范朋克等名流都被吸引去观赏喝彩,高等学府也主动来授予博士头衔。
幸亏那位上个世纪初的老“海归”齐如山谙熟国际文化市场,早在赴美巡演前6年多就开始策划,编好了的《国剧浅释》,笔者曾淘到这本“图文并茂”的旧书,书中把国剧的唱做念打、服装道具、脸谱化妆、音乐伴奏等中国京剧之独特组织详细介绍,甚至把梅派唱腔的工尺谱让捧红了“瞎子阿炳”的刘天华翻成五线谱让洋观众“一目了然”。他对于梅兰芳的“包裝”更是不遗余力,特辑《梅兰芳历史》,从其生平、创意、到他擅长的旦角之由来和在国剧中地位都作了精辟诠释,让你伸长了脖子等待“芳容”亮相。在成行半年前他把介绍京戏和梅氏的文字照相分别寄往西雅图、纽约、华盛顿、芝加哥、洛杉矶、圣地亚哥、旧金山和檀香山等商演城市,让主流报刊娱乐杂志“广而报之”,所以保证了72场演出都获圆满成功。
遗憾的是,近来耳闻、日前目睹的关于梅兰芳的各种纪念活功,没有着眼于“梅市场”。聚焦于文化市场和观众的结合,方能使中华艺术不断推陈出新,才能催生出21世纪的新梅兰芳和创意创新人才。创意产业,就是要可复制的,否则再好的创意无法产业化只能束之高阁而已。齐如山以及受梅之邀甘当“译制导演”的张彭春等人“群贤毕至”,齐心襄助梅兰芳而合力酿成的“梅市场”,应该是可以复制的。
“政府是投资主体,领导是基本观众,评奖是主要目的,仓库是最终归宿。”这种文化体制的弊端不改掉怎能迈上文化强国之路?李长春同志说得在理:“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进市场,由市场来检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检验就是群众检验。”在复制“梅市场”过程中,开拓中国特色的文化新市场,笔者翘首以待。
来源:新民晚报 责任编辑:艾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