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把椅子平时可以座,睡前可将衣服挂在椅背;椅子打开可放裤子,中间储物间可放手表等饰品,这种设计真的绝妙。
这把椅子专供哺乳用,没有刻意和矫情,设计师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去创意,让妈妈坐在上面倍感体贴。
当消费者追逐一波又一波的iPad、iPhone新款时,当消费者在海外蜂拥购买LV、古奇包时,当消费者豪购法国时装、瑞士手表时,国产消费品设计正在尴尬。
原标题:消费品设计,叩动心弦
论品牌:我国出口消费品中,除了来料加工、贴牌加工外,拥有自主品牌、且在国际上具有声誉的消费品实在不多;
论人才:国内在岗的工业设计队伍只相当于韩国当年设计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总量;可悲的是,有限的大学毕业的设计专业的人才,工作几年后就离开了设计师岗位;
论规模:去年上海设计创意产业实现产值250亿元,业内人士认为,这个规模真的谈不上很大。
消费品市场是整个市场体系的基础,涉及千家万户和社会的所有成员,抓住了消费品设计这个源头,就在某种程度上抓住了推动发展转型的牛鼻子,有利于夯实我国整个市场体系的基础,促进提升我国市场体系的整体水平。
上海作为设计之都,应该如何做消费品设计?在日前举行的“消费品设计与设计之都”发展论坛上,各路创意激荡,灵感迸发。
选购品、特殊品是重中之重
根据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购买习惯,消费品可以分为便利品、选购品、特殊品和非渴求品四类。其中,便利品是指消费者要经常购买、反复购买、即时购买、就近购买、惯性购买,且购买时不用花时间比较和选择的商品。选购品是指顾客对使用性、质量、价格和式样等基本方面要作认真权衡比较的产品。例如家具、服装、旧汽车和大的器械等。特殊品是指具有特定品牌或独具特色的商品,或对消费者具有特殊意义、特别价值的商品,比如说具有收藏价值的收藏品,比如说结婚礼婚戒等等。非渴求品是指消费者不熟悉,或虽然熟悉,但不感兴趣,不主动寻求购买的商品。如环保产品、人寿保险以及专业性书籍等。
上海市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会长周禹鹏认为,“选购品、特殊品这两类消费品的设计,对于影响消费者决定购买与否的关联度最大,可以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此,我建议,研讨消费品设计这个题目时,应当把选购品与特殊品一类的消费品设计作为重中之重。 ”消费品的设计水平决定着消费品供给的满足程度,但消费品设计绝不能仅仅靠少数人闭门造车、冥思苦想。现在有人说设计源于创新思维,但是创新思维从哪里来?由于消费品设计与每个消费者紧密相关,因此,消费品设计创新思维最广阔、最深厚、最无尽的源泉在于千百万的消费者。
老品牌的设计新故事
在历史上,许多消费品的 “第一”都是上海设计出来的。岁月荏苒,如今,许多消费品老品牌日渐式微,被人遗忘。但也有越活越滋润的,三枪就是其一。
“我们前一些年去北京讲到三枪,人们的反应就是‘哦,是做裤衩的’”,上海三枪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总设计师曹春祥介绍,三枪商标注册于1937 年,当时的老板喜欢搞设计比赛,那一年他连续中了三次冠军,于是就设计了三枪牌的商标。这个商标其实用在内衣上不怎么恰当,三枪在康桥有一个生产基地,竖了三杆枪在那里,国外同行参观时,最初的感觉像一个兵工厂,不像是内衣厂。但这样的错觉反而有助于大家加深对这个内衣品牌的印象。
但要将这种印象保持长久,需要设计创新。曹春祥介绍,三枪近年来收纳了一些上海针织内衣难以维持的老字号品牌,比如菊花牌、鹅牌,三枪将它们作为基础内衣品牌,同时设计了一些年轻的内衣品牌和女士内衣品牌,还有休闲内衣品牌,使品牌故事内容更丰富。
科研在三枪品牌故事中承担重要角色,三枪技术中心和针织技术研究所结合起来,一个负责短平快产品的研发,一个是负责中长期的产品研发。三枪主要设计人员一定是贴近市场的,每年都要进行市场调研,并将结果绘成地图:内衣在哪一个地方比较发达,哪一个品牌在哪里比较强,公司还建立了一个比较完善的信息系统,为设计人员提供了一个平台,用数据而不是用脑袋说话。每年还会组织设计人员至少到国外考察一次,了解日本、韩国、意大利这些国家内衣的流行趋势。同时对有培养前途的设计苗子,送他们到MBA去上课,哪怕花几十万也舍得。还有储备性的培养,特别是对年轻的设计师培养。
三枪把消费群体定位在 35到60岁,看上去好像年龄层次比较大,但恰恰是这样一个定位,对公司来说受益匪浅,这样的年龄层次消费欲望、消费习惯比较稳定,品牌的忠诚度比较高,经济实力也比较强。对于目标客户,三枪坚持基础款为主,以保证公司60%到70%的效益。同时不断推出新概念内衣,比如说商务内衣,把领子再开低一点,穿正装的时候,不会露出内衣纽扣和袖口。还比如年轻女性喜欢的打底杉。为此三枪特别重视老中青三结合配备设计团队,23-29岁占60%,30-40岁占 25%,40-58岁占15%,这样的结合设计出的产品更适合市场需求。
曹春祥还透露了一个三枪设计“秘笈”,即把握创新度,告诫设计人员在破坏性创新的时候要慎重,因为破坏性的创新往往失败比例也很高。更要注重持续性创新,质量要精益求精,让消费者越来越喜欢。还要控制新产品的投入数,因为新产品可能有许多是探索性的产品,量过大而市场不接受的话就可能造成库存,会给企业带来很大打击。
满足国人的豆浆油条情结
王杨是松果设计有限公司原创家居品牌YAANG的创始人和设计总监,设计特点是中西融合。很多设计师认为,中西融合的消费品设计,外国人似乎更喜欢,国人反倒喜欢纯粹西化设计的消费品。
王杨倒不这么认为,“一部分有知识、有文化、有品位的人慢慢的已经有了一些经济的积累,他们不再盲目崇拜西方的奢侈品,他们希望能去找到一些跟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有一些情感交流的产品,所以近几年这类中西融合的产品市场在上升。 ”
王杨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2000年的时候去德国深造,2006年回国创立了中国松果设计公司,2007年创立了自己的设计师品牌YAANG,目前已经积累了很多优质客户。作为设计师,王杨一直在研究消费者,研究中国现在需要怎么样的消费品设计,“我们现在的消费者,他们可以欣然接受精致和漂亮的英式下午茶;但是他们内心也依然钟情于豆浆油条。因为它不仅仅反映了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个性,还是一个人的经济状况、家庭情况、政治倾向或者是社会地位的反映。 ”因此,王杨觉得文化的认同和情感的传递对于设计来说非常重要。
王杨近年来的设计一直在满足国人在消费品方面的豆浆油条情结。红双喜是个国人记忆深处的老品牌,王杨设计的一款台灯,平时在家里面是一个装饰品,夜晚时分打开,所有的光线通过红双喜的孔影射出来,霎那时很有岁月感。 2011年,松果设计人员觉得西方有漂亮精致的下午茶三层蛋糕盘,我们为什么不能有自己的文化物件?于是和双立人合作设计了一个托盘,以故宫的建筑文化为灵感,里面有飞檐城墙的概念,中国有关人员带着这款托盘去参加法国里昂的烹饪比赛,让老外看了非常新奇。
来源: 解放日报 责任编辑:艾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