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龙修钟时,孙女常站身旁观看。现在,修钟表业青黄不接,鲜有年轻人愿学这门手艺。
本报讯 (记者 许雅玲 陈灵 文/图)本报11月4日刊出《承载三代记忆 百年老钟待修》一文后,市民陈金板家这座发条断了的老钟引起读者极大兴趣。连日来,不少人拨打本报24小时热线96339,推荐身边的修表匠。昨日,记者陪同陈金板来到位于晋江安海的金龙钟表店,经过老修表匠陈金龙一个多小时的修理,百年老钟重新发出“滴答滴答”的声音。
昨天下午3点多,陈金板用塑料袋将老钟小心翼翼地装好,与记者一同来到这家钟表店。推门而入,小小的店里挂满各式各样的钟,柜台里放着琳琅满目的手表,操作台放在角落里。戴眼镜的陈师傅坐在操作台前修着手表,操作台上放着袖珍起子、袖珍榔头等工具。
陈师傅和老伴接过陈金板的老钟,先拿来小刷子,小心翼翼地把老钟里外的尘土扫净。经过检查,陈金龙发现老钟左右两边都有发条,左边的发条是负责让摆锤发出 “当当”声,右边的发条是负责让齿轮正常走动,老钟断的是左边的发条。“这款钟年代久远,不好找新发条来配。”听到陈师傅对老钟症状的总结,陈金板决定让老钟只保证齿轮正常走动就行。陈师傅把断了的发条缠好,用螺丝固定住这部分发条,然后给所有齿轮上油,再用发条钥匙旋几下,齿轮慢慢转动,仔细一听,老钟发出“滴答滴答”声。
虽然只是初步修复,陈金板仍然很开心,“回家再把老钟的外框修好,就能摆在桌上当时钟用了。”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艾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