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坤造的第二架飞机与他一样蜗居在不足10平方米的出租屋里,两片长达6米的旋翼根本无法装起来。
探因
发明过程多无产出 农民无钱再去投入
据了解,许多民间发明家都为了发明倾其所有,要么不被人看好,要么即使拿到专利也找不到买家。发明和专利无法转化为实际经济效益是导致农民发明家境况尴尬的最大原因,厦门市某专利代理机构专利工程师汤云武说:“创新发明的过程大多是只投入没产出,等到产品研发成功,农民已经没有钱再去投入”。如汤云武所言,诏安老人林天招在制造太阳能汽车时,因为不懂相关技术,配件的选择常常要经过多次试验才能最终确定,高额的返工费对他而言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对发明的期望过高 信息渠道相对狭窄
不少民间发明的灵感来自于生活和生产中的琐事,有时会被戏称为“耍小聪明”,发明出的产品市场推广价值有限。漳州市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称,许多取得发明专利的民间发明者常常对自己的发明期望值过高。自认为自己的发明独一无二,在买家欲购买时,常常开价几百万甚至几千万。此外,由于民间发明家很大一部分文化程度较低,对于信息获取渠道相对狭窄,对专利知识的了解少之又少,对于专利行情了解更是一无所知,开价太高,拒人千里;要价太低,又怕吃亏,只好感叹“没有伯乐”。因为担心自己的专利被人仿冒,有些人便小心翼翼地将发明“束之高阁”,专利也就逐渐变成了“垃圾专利”。
发明常与市场脱节 缺少展示交易平台
“农民发明家往往是出于兴趣爱好或对某些现实问题的强烈关注,大多没有从市场需求出发,没有了解清楚当前其所研究领域的技术发展程度,所做的发明常常与市场脱节,或者市场上已经有比它更先进的技术。” 汤云武说,由于人力、财力、物力等多方面的限制,很多农民发明家的创新成果技术成熟度不高,有不少甚至只是一个创意或构想,而投资方需要的是可以直接转化为产品的技术或工艺。此外,目前发明市场产业化程度不高,企业不能直接使用。同时,社会也缺少民间专利发明的良好展示、交易平台。
来源:东南早报 责任编辑:艾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