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啃硬骨头”示范全国
纵观泉州提线木偶戏的发展,有着非常丰富的传统剧目,但尚无正经的悲剧。
正如“一百个观众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一样,一百个创作集体就有一百个“赵氏孤儿”,作为这部戏的编剧,王景贤有自己的艺术追求和表现手段。他坦言,现在排这个戏是有风险的,因为大家都在向晚会式和娱乐式的道路进军。但弘扬传统文化不能随大流,特别是一个地方剧种更应该有自己的艺术追求。
“我们要试一试,看看自己的牙齿够不够硬。”王景贤说,泉州市木偶剧团作为全国木偶界具有示范作用的剧团,就应该勇担重任,啃一啃别人不敢啃的“硬骨头”。就像当年创排《钦差大臣》时,许多兄弟院团觉得不可思议,一个地方剧团怎么敢排世界名剧呢?结果该剧一演,全国同行震惊,该剧也为泉州提线木偶戏争得一长串新的荣誉,还晋京参加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献礼演出。
创排大戏
完善表演艺术
“剧团进行剧目创作,不能只想着参赛得奖,也不能只盯着迎合市场需求。”王景贤说,此次《赵氏孤儿》创排还要跟人才队伍建设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结合起来。
据介绍,泉州市提线木偶戏传承保护中心不久将挂牌成立,今后对泉州提线木偶戏这一优秀的“非遗”项目传承保护工作任务更重,全团人员也想通过《赵氏孤儿》创排,全面展现提线木偶戏表演的真功夫,运用好泉州傀儡腔的说唱艺术,将这一剧种精华部分传承下来。同时,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目前该团人才队伍较完善,才有这个实力来创排这部大戏,在剧目的创排过程中也可以与人才队伍建设相结合,进一步完善提高,弥补原来的不足。
“这部戏计划于今年11月份进行公演,希望给广大观众带来新的惊喜。”王景贤说,泉州提线木偶戏还没有创排过如此高难度的剧目,如果此次成功,对这一剧种的表演艺术也将带来新的突破。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艾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