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泉州文化产业网首页 > 东亚文化之都 > 学术研究 > 正文
泉州海外交通的历史文化价值
发布时间:2013-05-27 来源:泉州网

  繁荣的泉州港

  宋元时期的海上贸易发达,促成了海神崇拜的兴起。每年,春风乍起,泉州港又热闹起来了。泉州人人抖擞精神,新一年的海外贸易又开始了。

  商船来来往往,有的从南海来中国经销货品,有的扬帆启船,满载货物,要驶往东北亚的朝鲜半岛和日本。码头上进口的香料、珠宝,出口的丝绸、瓷器、杂货山积,品种多达三百多种。街上肤色不同、服饰各异的外国商人和中国商贾,摩肩接踵,熙熙攘攘。据史书记载,那时与泉州有海上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达一百多个,遍及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非洲东岸和地中海尽头的西班牙。

  每当这个时候,只见西郊九日山麓的廷福寺,车马盈庭,冠盖如云,所有的地方军政要员和市舶司的头头脑脑们都上这儿来了。他们要在这里举行一个隆重的祈风仪典,向庙里的一尊据说神力无边的海神「通远王」祈求顺风,让所有的中外商船都平安地归来或抵达要去的地方。

  此习沿自宋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太守蔡襄来此祈雨应验遂奉朝廷加封之命,香火日盛。据宋李邴《水陆堂记》载:「自此每岁之春冬,商贾市于南海及番九,者必祈谢于此,农之水旱,人之极盛,亦然。」当时的廷福寺极盛,几乎占据山下江前全部平地和东西之峰、白云坞等地……

  仪式结束后,各大小官员还会在山上的岩石上,刻上祈风的时间,地点和参加者的姓名官衔,使山上形成了林林总总,蔚为奇观的祈风遗迹。这些宝贵的历史遗迹成为了泉州对外贸易、文化交流的一个缩影,联合国的海上丝绸之路考察队便曾到这里作考察。九日山便有了「览江山之胜概,发考古之豪情」的美誉。登上九日山,唯觉山中无石不刻字,骚人墨客的真迹石刻琳琅满目。当天,我们便看到蔡襄来此祈风留下的石刻呢!

[责任编辑:阮李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