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泉州文化产业网首页 > 东亚文化之都 > 人物观点 > 正文
钟杨波:纯粹追求好音乐
发布时间:2013-05-27 来源:泉州网

  一首《担盐换菜脯》让原本经营个人录音室的钟杨波,摇身一变,与资深音乐操盘手许晓峰有了亲密合作的机会,成为六井孔音乐文化创意园内中国音乐产业基地闽南音乐中心的艺术总监。他与音乐结缘只因一把吉他,他与知名音乐人合作只因他纯粹追求好音乐的品质。在泉州音乐市场并不被看好的大环境下,他的声音、他对音乐的追求让一帮志同道合的泉州音乐人对闽南语音乐再次燃起希望,一张述说着浓浓闽南文化特色的专辑——《泉州的声音》应运而生。

  曾经是一名快乐的“音乐穷人”

  “音乐人必须要有好的心态,音乐并不是你谋生的伎俩,只有用真心对待,你才能得到真正的音乐财富。”曾经对音乐一窍不通的钟杨波,20岁时因为钟情BEYONG乐队而热爱上摇滚音乐,迷恋上弹奏吉他的感觉。他开始“拜师学艺”,没想到启蒙老师押准了宝,教会钟杨波用吉他弹奏简单的和弦后,就开始让他学写歌,这也为钟杨波后来在音乐道路上的如鱼得水埋下了伏笔。

  没想到一接触音乐,钟杨波似乎找到了他生命中的真谛,对音乐的痴迷达到了走火入魔的状态,他开始不满于安稳的现状,曾两度辞去公务员的职务,投奔音乐道路。但对于音乐造诣还不成熟的钟杨波来说,选择音乐这条路,受穷是必不可少的。他曾经靠在酒吧演出维持生计;他曾经花省吃俭用挤出的几百元买了一台快要报废的电脑为自己录制歌曲……但钟杨波说,他从来没有抱怨过自己的生活有多苦,从来不为金钱所累,那时的他仍然很快乐。

  无心之作《担盐换菜脯》带来事业的新转折

  从20岁开始,钟杨波一直在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担盐换菜脯》是钟杨波写给过世奶奶的一首歌,用摇滚的唱腔表达出了对奶奶的思念。起初这首歌是国语版的,但钟杨波思量着,奶奶听不懂国语,于是将它重新编写为闽南语歌曲。没想到在偶然的机遇下,许晓峰老师听到了这首歌曲,或许是浓浓的乡愁使然,听完后,许晓峰竟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许晓峰老师找到了钟杨波,在畅快淋漓地交谈后,都希望推动泉州本土音乐发展的两人一拍即合,两人经商量萌生了出版闽南语音乐专辑的想法。在音乐圈摸爬滚打多年的钟杨波找出了8个堪称专业水准的本土音乐人,一起合力打造了《泉州的声音》一辑,许晓峰则负责将此专辑推出至全国乃至所有有华人的地方。

[责任编辑:伍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