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端午节习俗 泉州人称之为“五月节”
发布时间:2013-05-27 来源:闽南网
【闽南端午节习俗】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关于端午节的起源,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为了纪念战国时的屈原,这几乎是家喻户晓;另一说是与古人为避五月初五这一“恶”日有关,对这一说今天知道的人恐怕不会大多。但不管怎么说,端午节活动的主要内容,似乎都与这两种说法有关。如包粽子是为让江里的鱼吃饱了,不再去咬屈原的尸体,而划龙舟则是为了打捞屈原的尸体。人们在端午节要室内消毒、悬挂蒲艾、饮雄黄酒、浴蒲艾汤、制“午时茶”,小孩更要胸佩“香袋仔”、臂系“长命缕”。额涂雄黄酒,名目不少,而目的只有一个,即避免在“恶”日受到外界邪祟侵害。尽管有不少学者经过细心的考证,认为在端午节包粽了、划龙舟的习俗,其起源与纪念屈原大夫,但对于一种民俗文化而言,这并不重要。
如果我们对上述两种说法进一步加以探讨,反而可以发现,这两种说法表面上似互不相干,实际上却有着深层次的内在联系,即人们在端午节纪念屈原,并不仅仅停留在对他的高尚情操的心仪而已,更主要的是希望这位已超升成神的“爱国诗人菩萨”,能护佑百姓渡过“恶”日难关,永保平安,长有福祉。因此可以这样说,端午节系列民俗活动,其本来的主题应是驱邪除祟,祈福求安。
其实,农历五月并不是只有初五这一天才是“恶”日,而是整个五月都是“恶”月。东汉崔实《四民月令》载:“是月(即五月)也,阴阳争,血气散。”五月气候多雨湿热,人的体质也较差,恶病病疫,时常泛滥成灾。故至南朝时的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在记荆楚五月风俗时说:“五月俗称恶月,多禁忌。”端午节习俗也大多集中在避“恶”方面。泉州人习惯把端午节称为“五月节”,这大概是与五月为恶月的传统观念有关,而实际上五月又可以说是旧时泉州人的避恶攘灾月。清乾隆《泉州府志.风俗志》载:“是月(即五月)无定日,里让禳灾,先日延道设醮。至期,以纸为大船,送五方瘟神。凡百器用皆备,陈鼓乐、仪仗、百戏,送水次焚之。近竟有以木舟,具真器用,以浮于海者。”
另外,泉州城乡旧时还有一种诙谐风趣的驱邪消灾习俗,叫“采莲”,又称“唆啰连”,举行活动的时间,旧方志载为五月初一日,而新编方志则记为端午节这天。是日清晨,采莲队伍由一位扮相邋遢不堪的“铺兵”,手举长杆红旗,一路如醉似颠,充当前导。随后有四人沿途敲锣灯鼓,以助声势。队伍中有几名男扮女装的提花婆,动作滑稽,格外引人注目。最后由四人抬着一具木雕老龙头,徐行压阵。采莲队伍在“龙王出世除灾难啊,唆啰连哪,啰连哩啰连啦……”的乐曲声中,载歌载舞,游街串巷。“铺兵”挨家挨广人宅舞旗拂扫,驱邪求安,主人要礼施红包,并燃放鞭炮送出门,提花婆则回送白玉兰花或小型木雕龙头。泉州有的民俗学者认为,“采莲”风俗乃古越族人的遗风,歌唱中的“唆啰连”据说是古越族人辟邪去灾的咒语,又说是古越族人呼龙舟为“(三点水+)页滤”,所以才有“唆啰连”这种音词。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我国南方十分流行,它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会末期。泉州端午节赛龙舟的活动与其他地方差不多,惟独惠安崇武较为特殊。早年崇武在端午节也有赛龙舟,但与外地有所不同,主要是于台风季节即将到来之前在海上举行的祝神驱魔活动。据传后来因某一年失事,就不再在海上赛龙舟,而改在陆上游龙舟,游行时要唱《阿螺歌》,其歌词大意是请求神灵消灾灭祸,但近百年已没再举行。由此看来,崇武的赛龙舟、游龙舟和“采莲”习俗一样,都是民间信仰中龙崇拜的一种形式,即要借龙王之神威,避恶消灾保平安。
泉州端午节习俗,旧时还有“水上捉鸭子”,以及晋江内坑亭顶独有的“鼓锑”(训练和表演枪法)等,如果我们再把赛龙舟也考虑在内,都看作是有益于健身防病的体育活动,那么,活动时间选择在被视为恶日的端午节,就更有其特殊的意义。
[责任编辑:伍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