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泉州文化产业网首页 > 东亚文化之都 > 闽南建筑 > 正文
朵桥土楼 历经三百年沧桑的方形土楼
发布时间:2013-05-27 来源:泉州网

  五福临门成就壮观土楼

  据介绍,朵桥土楼的建造者是朵桥村傅家兄弟傅方升和傅方进。

  相传,傅家本来家境贫穷,兄弟俩日子过得很是清苦。一天,兄弟俩意外挖得两石无主的白银(又一说是两具棺材的金银)。开始,兄弟俩为避免露富惹祸,生活上尽量低调行事。

  半年后,傅家兄弟准备修建一座房屋,就一起到土皮芸杉行选购杉料。当时,杉行老板正在与瓦窑头家、朵桥财主品茶聊天,看见这两个头戴草帽、身着旧衣、腰缚草绳、肩背葭苴、脚穿草鞋的穷汉来问杉价,便鄙夷地说道:“你们搭火灰寮,还是修理破厝,竟然问起大杉料的价钱,简直是‘买四两肉问船猪到几只’!小题大做。”傅方升就说:“我们要建一座大厝,贵行杉料怕还不够用!”杉行老板就说:“如果你能从身上拿出50两银子,我整个杉行都归你。”傅方升问:“此话当真?要不要问老板娘?”杉行老板斩钉截铁地说:“大丈夫一言九鼎!岂需问什么女流之辈!”接着,瓦窑头家以全部砖瓦、朵桥财主以石尖山石坪为条件也参加打赌。于是,4个人立下字契为凭,保证绝不反悔。此时,傅方升从容不迫地从葭苴里取出50银两交给杉行老板。平时,这三个有钱人最瞧不起穷人,今天,在事实面前,个个瞠目结舌,欲哭无泪,只好低头认输。

  后来,傅家兄弟就用了三四年时间,建成了当时泉州独一无二、风格奇特的“回”字形土楼。

  土楼建成后,因建筑材料剩余很多,兄弟俩就一边做生意,一边请了工匠在土楼的左右两侧各建一座五开间三落大厝,并于靠近土楼这一边各留下四米多的空地,前后砌上石栅栏相连接,而在另一边各加建单列护厝为配套。整个建筑群若扛轿体态,轰动一时。

  据土楼管理人员介绍,解放初,土楼曾驻扎部队,继为金淘区公所所址,还曾成为当时诗山、金淘、码头三区农民缴交公粮的仓库。如今,土楼已成为朵桥村文化室和老年人活动中心,并朝旅游景点的方向发展。

[责任编辑:伍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