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泉州文化产业网首页 > 东亚文化之都 > 聚焦泉州 > 正文
泉州国家级金改试验区获批 探索金融扶持实体经济新路
发布时间:2013-05-26 来源:泉州网综合

  新华网福州12月25日电(记者胡苏 胡玲 许雪毅)2012年25日上午,福建省金融办、省政府新闻办、泉州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福建省泉州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日前已获国务院批准通过,泉州成为继温州、珠三角之后的第三个国家级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

  此间研究人士指出,有别于温州金改和珠三角金改,泉州金改方案的最大特色在于明确了“实体经济”指向,旨在通过一系列改革探索,寻找金融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为何选择泉州?

  最新公布的泉州金改方案提出,要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探索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新途径,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金融体制机制,促进实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这一试点方向的确立,正是瞄准了泉州作为民营企业重镇和先进制造业基地的经济特质。”泉州市金融办陈爱国说。

  泉州市市长黄少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指出,泉州素以民营经济的活跃而著称,被誉为“民办特区”。改革开放以来,泉州民营经济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递增,占全市经济总量的九成左右。

  其中尤以实体经济发展令人瞩目。目前,“泉州制造”的运动鞋和旅游鞋约占全国总产量40%、世界总产量20%,石材出口量约占全国35%,工艺陶瓷出口量约占全国65%,糖果产量约占全国20%。

  针对当地金融业现状和发展“瓶颈”,泉州金改方案提出了建立健全服务实体经济的多元化金融组织体系、加大对小微企业及民生的金融支持力度、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能力、规范发展民间融资等八大任务。其中不乏“加快推进小微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推进科技金融合作”“推动侨资支持金融发展”等带有鲜明区域特征的内容。

  明确指向服务实体经济

  今年以来,我国密集出台多项金融政策,先后批准温州金改、珠三角金改方案,其中多项内容触及金融改革和开放的核心区域。

  今年3月,国务院批准《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旨在探索治理型金融创新,进而激活民间资本,有效解决民间融资难题。

  随后,珠三角地区成为第二个国家级金融改革试验区。其中,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成为珠三角金改的重中之重。

  厦门大学经济学教授李文溥认为,面对当前经济和金融形势,仅在单个局部区域试点金改显然速度太慢,而且单一试点也容易成为全国价值洼地,一旦改革有所突破,极易成为巨量资本冲击的对象,不利于地方经济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选取多个试点同时推进,并结合各地特点探索不同的改革突破点。

  “泉州作为第三个金改试点区域,则是希望当地走出一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新路,这也是当前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泉州市副市长付朝阳说。

  福建省金融办副主任郑国平表示,泉州金改方案获批,既是对当地一直专注于实体经济发展肯定,也是冀望其能在“晋江经验”和“泉州模式”上再次发力,探索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新途径。

  尤其是自古崇尚“少年不打拼,老来无名声”的泉州人,已在金融领域进行了诸多探索。

  2008年,福建首家小额贷款公司落户泉州晋江;如今福建省76家小额贷款公司中,泉州独占23家;目前泉州已有上市企业77家,数量居全国地级市前列。这些都为泉州金改积累了丰富的资本运作经验。

  方案为将来预留了空间

  从资本账户开放到人民币国际化,从汇率波动幅度扩大到利率市场化,再到连续批准的三个金改试验区,今年以来国家金融改革步伐明显加快,呈现出全面协调推进的格局。

  随着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不少民营企业进入发展“平台期”,大批小微企业迫切需要转型升级、做大做强。

  “金融是‘经济血脉’,在企业品牌塑造、市场开拓、技术改造、产品升级的任何一个环节,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撑。”福建年年香茶业公司董事长李天德说。

  不可否认,现有金融服务业,仍然存在组织体系不够完善、直接融资渠道狭窄、服务水平不高等诸多不足,对实体经济与企业需求差距较大。

  “小微企业普遍缺抵押、缺信用、缺担保,难以获得金融支持;单靠企业自有资金,转型升级谈何容易?”李天德说。

  对此,黄少萍指出,泉州金改方案在建设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规范民间融资、发展地方金融机构等方面,都有较大的突破或预留一定空间,将为化解“民间资本多、投资难、中小微企业多、融资难”等问题开辟新路。

  金生水起 惠泽泉州

  ·泉州晚报评论员·

  金生水。

  金融如水,以流动为生命,渗透经济社会,滋润百姓民生。近日,继温州和珠三角之后,泉州获批成为国家级金融改革试验区。“民办特区”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又一次站在改革最前沿。这座以泉命名、掘金实业的城市,将承担起新的使命——将活跃的民间和海外资本“引水入渠”,浇灌实业,为全国探路,写就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泉州样本”。

  多年来,当一些城市沉醉于“以钱炒钱”的资本狂欢时,泉州人依然挥汗如雨,踏踏实实深耕实业,从未偏离。如今,当生态、能源、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不再充盈,当粗放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泉州咬定实业不放松,以“二次创业”开启了转变提升的新征程。金融成为其中的关键一环。有别于温州和珠三角,泉州金融改革的最大特色就在于:发挥金融输血、造血功能,有效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推动金融资源加速向转型求变的传统产业和成长壮大的新兴产业集聚,向中小微企业、创业型企业倾斜,解决中小企业多但融资难、民间资本多但投资难的问题,推动产业结构深度调整。

  这不仅是一场实体经济的“输造血试验”,也是一场优化金融环境的及时雨。目前,进驻泉州的金融机构达31家,形成全国地级市少有的“金融逐鹿”局面;近年来,政银企互动,创造出“银村联姻”、“商户联保”、“卫星式融资”等金融模式——泉州早已自发形成金融改革试验场。如今,实至而名归,依托更富弹性的国家特殊政策,更宽广的金融舞台呼之欲出。另一方面,这里民间资金充裕,加上诚信互助的文化传统,多年来,民间借贷十分活跃,在有效补充企业融资需求的同时,也潜藏着巨大风险。而通过金融改革,泉州将推动民间融资阳光化、规范化;加强与台港澳侨的金融合作,推动金融组织更加多元。

  设立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对泉州而言,是新起点、新平台、新使命。惟其新,需要“摸着石头过河”,更考验改革者的智慧和勇气。希望泉州政银企三方以此为契机,紧密携手,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向,坚定改革信心,解放思想,大胆闯试,既取激水漂石之势,也收细水长流之功,让金融成为泉州实业腾飞、“二次创业”取之不尽的源头活水。

  好风凭借力,泉州金生水起!

[责任编辑:阮李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