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泉州文化产业网首页 > 东亚文化之都 > 闽南风俗 > 正文
闽台东石灯俗:闽台两东石 共数一宫灯
发布时间:2013-05-26 来源:海峡文创网

  在海峡两岸,有两个滨海地名都叫东石,一个在福建晋江,一个在台湾嘉义,两地共同拥有一个全国独一无二的元宵灯俗——“闽台两东石,共数一宫灯”。

  晋江东石与台湾仅一水之隔,从东石坐帆船,一昼夜便可抵达台湾。明代以前,就有东石人到台湾谋生。明嘉靖年间,去台人数增多,移民开山拓海,垦殖新区,并以故乡村名为聚居地命名,有东石、布袋嘴等等。晋江东石有座嘉应庙,奉祀宋代魏了翁祖孙三代圣贤“三公爷”,俗称“三公宫”。相传,明洪武年间,明太祖曾追封“三忠良”为“九龙三公”,东石每年灯节挂灯礼佛,后渐演变为新婚挂灯。迁台的晋江东石人将“三公爷”分灵过海,在台湾建庙供奉,现在台湾有二十余处嘉应庙分炉。

  东石宫灯活动每年正月十三开始,为期三天,闽台两地东石上一年新结婚的新郎官都把新娘陪嫁的宫灯挂到三公宫里。正中挂着一盏公共大红绣球灯。元宵午夜时分,各新郎官齐集三公宫,在主事者通报今年台湾及本地的宫灯数,共庆两岸人丁兴旺后,就开始举行数宫灯活动的重头戏“卜灯“:新郎官们在三公爷座前掷茭杯,掷得杯数最多的人,大放鞭炮,用大红甲吹把大红绣球灯迎回家。随后,其他人也将各自的宫灯迎回家挂在新房内,祈求三公爷保佑婚姻幸福美满,早生贵子。

  在晋江东石挂宫灯时,台湾的东石乡亲提前派人于正月十三回乡祭祀“三公爷”,把代表过去一年内台湾乡亲新婚的宫灯数带过来,再把故乡的宫灯数捎回去,两地互报宫灯数,共祝子孙兴旺。台湾乡亲代表也参与“卜灯”,若掷得大红绣球灯,十六日得专船送回台湾,本地则必须出动“蜈蚣阁”进行欢送。

  闽台东石元宵灯俗见证两岸民俗相同、神缘相通、血脉相连。历史上晋江东石人跨海迁移,他们的子孙后裔不忘祖宗的摇篮祖地,在大陆的东石人也不忘隔海相望的亲人。这种世代相续的元宵十五灯俗,既是两岸东石人希冀家族繁茂、子孙昌盛的传统心理的热切反映,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生动体现。

[责任编辑:阮李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