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路德·金石雕像 泉州巧匠精雕细琢逾两年
发布时间:2013-05-22 来源:泉州网-泉州晚报
精雕细琢成就佳作
王向荣说,雷大师按1∶1的比例,创作了高达9米多的马丁·路德·金泥塑。雕像的整体设计由外国艺术家完成,其灵感来源于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中的一句话:“从绝望之山中开辟出一块希望之石。”
他说,2008年3月,他们正式着手雕刻这座塑像。从泥塑临摹的马丁·路德·金模型,到石雕,两种物质的转换,有众多区别,他从泥塑中找出了与石雕的区别。在材质的转换中,进行12次细节改动,完成了第二次创作。比如,泥塑模型中,马丁·路德·金的身体(衣服)与后面的“绝望之山”连成一条线,显得很不自然。如何“开辟”呢?他在塑像身体与“绝望之山”相接处,增加了石头的起伏,分明的层次,身体显得更灵动,从“绝望之山”中呼之欲出,映衬了从绝望之山开辟出希望之石的意境,整个雕像的身体和后面的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另外,诸如西装的纽扣、3个纽扣的位置比例、袖子的折褶,他都想到了。
正是出于对这些细节的认真,精雕细琢,雕像完成后栩栩如生,备受美国方面赞赏。有媒体报道说,马丁·路德·金的儿子、女儿甚至姨妈,几乎所有家族的人,为之动容落泪。
石材取自南安石井
他说,提供了多种石头样品后,美国方面决定选用南安石井出产的霞红石。因为塑像所需要的整体、大型石头多,这种石头可以整片切割,很适合做塑像。去年5月,石雕运送美国。整个雕刻从2008年开工至2010年5月起装,才告结束。期间,动用了20多名富有经验的石雕师傅。
整个雕像由700多立方米、159块石头构成,最大的6块石头为雕像的中间部分,每块重达五六十吨,其中“胸部”石头近70吨,整座雕像包括“绝望之山”,重1000多吨。在装运到美国之前,王向荣在惠安完成试装。“美国方面要求石头与石头之间的拼装,不能留有太大的缝隙。”这项技术绝对考验石雕雕刻的精准度。在试装完塑像后,经过测量,石雕石头之间的缝隙,仅有0.5毫米,通过石头胶把这些缝隙抚平,肉眼很难发现。(记者廖培煌 林劲峰 陈起拓 文/图)(詹先生最先拨打本报新闻热线22200000报料,线索费100元)
[责任编辑:伍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