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泉州文化产业网首页 > 东亚文化之都 > 闽南风俗 > 正文
民间民俗:两岸血脉中的精神纽带
发布时间:2013-05-22 来源: 泉州晚报

  歌仔戏又称“台湾歌仔戏”,广泛流行于台湾各个地区。明末清初大批闽南人随郑成功移居台湾,同时带去了源于大陆的锦歌、车鼓弄、采茶褒歌等曲艺说唱,至20世纪20年代开始融合为小戏演出。后受正字戏、高甲戏、潮剧、京剧的影响,逐渐丰富定型并搬上舞台。1928年,台湾歌仔戏班“三乐轩”以回乡祭祖为名,回泉州厦门等地演出,接着台湾的歌仔戏班———霓光班、霓进社接踵而来,在大陆引起轰动。

  台湾歌仔戏的唱腔特点是曲多白少,格律自由,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主要曲调有七字仔调、杂念调、大调、贝司以及其他民歌、时曲等。伴奏乐器有壳子弦、大广弦、台湾笛、月琴等。唱词通俗,颇多生动的民间语汇,乡土气息浓厚。剧目除取材于锦歌唱本如《陈三五娘》、《孟姜女》外,还吸收了其他剧种的不少剧目,如《薛刚反唐》、《千里送京娘》等。

  台湾歌仔戏这一剧种的传统剧目大约有五百多个;行当由早期只有生、旦、丑几个角色,逐渐吸收了京剧的分行成分;音乐特点是唱多白少,曲调自由,旋律优美,节奏强烈,富有较强的表现力和乡土情调,其传统曲调有一百多种,主要乐器有壳仔弦(用椰壳制成)、大广弦(用龙舌茎作共鸣箱,以梧桐木为箱板,紫竹为琴柱)、台湾笛(又名梆子箫)、月琴、六角弦(又名二胡,共鸣箱为六角形,定弦壳仔相同)、三弦、苏笛(即横笛)、鸭母笛(又名竖管,簧嘴似鸭嘴巴)、京胡、芦管等。

  值得一提的是,台湾的歌仔戏和闽南地区的锦歌、芗剧相互传承,促进发展的关系,有力地证明两地文化上的同根同源。南湾的歌仔戏最早源于流传于闽南地区的锦歌。锦歌的形式比较简单,但传入台湾后,当地人加入了声部、对白、格律等戏曲因素,演化为一种戏剧形式。而在同期大陆闽南地区的锦歌确没有太大的发展。后来,两岸交流中,台湾的歌仔戏重新传回闽南,在闽南很多地区形成“芗剧”的形式。布袋戏

  布袋戏:台湾年轻人的新宠

  布袋戏又叫做掌中戏,因身形如同布袋,又以手掌操弄,因此得名,是台湾地方戏剧的一种,也是由泉州传入台湾的。其所使用之木偶,除了头、手、足外,躯体部分均以布做成。

  自从清朝普遍流行布袋戏之后,尤其以福建漳州、泉州及广东潮州一带之发展最为繁荣,可以说是布袋戏的发源地。但它的起源目前仅能从相关的民间传说中抽丝剥茧,找出比较可能的出处。简单说来,大部分的传说都认为是明末清初,有一位穷书生叫梁炳麟的,进京考试不幸名落孙山,由于落第秀才满腹经纶又不得志,而且在梦中梦见有一老翁,掌中题有“功名归掌上”。于是,就借操弄布袋戏,编演戏剧暗讽朝廷时政,没想到这样一来,布袋戏却广受喜爱,逐渐流传开来而扬名各地。

  清末,布袋戏流传至台湾。由于广受民众欢迎,因此,迅速蓬勃发展,内容更加丰富,成为中国大陆以及台湾宝岛最受欢迎的戏种之一。

  初期的传统布袋戏,随着台湾的环境变迁而逐渐转型为比较活泼多变的金光布袋戏,不再拘泥于历史典故、章回小说之曲目,戏中偶像也由最初的小型掌中戏偶,改良成近乎人身大小的大型戏偶。如今,台湾布袋戏由于在表演形式以及内容上,适应了时代的流行时尚,和“动漫”一样成为台湾年轻人的一项休闲娱乐形式。

[责任编辑:潘潇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