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文化产业大讨论 > 内容

丰泽区:丰泽区文化产业发展探析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3-04-20

  近年来,丰泽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着力构建文化产业的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了制造业设计创意产业、数字服务创意产业、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时尚消费创意产业等四大文化产业多元化发展的良好态势,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结合“增强忧患意识 推动长远发展”,丰泽区要紧紧围绕建设文化强区目标,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持续支持文化企业发展,持续推动文化科技创新,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加快推进文化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努力提升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一、丰泽区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

  我区的文化产业,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发展于九十年代后期,现已形成包括旅游、娱乐、演艺、艺术品经营、教育培训、新闻出版发行、互联网经营等各类综合性文化市场体系。特别是近几年,我区的文化产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基础,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文化市场体系。

  (一)挖掘传统资源,加快传统文化产业化进程。丰泽区现有4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及“三山两江”等一批自然景观,同时拥有桃源山庄、友邦山庄、清源休闲山庄、浦西江滨体育公园等一批生态旅游景区景点。作为新兴城区,丰泽区充分发挥人文自然资源丰富、闽南文化底蕴丰厚的传统优势及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从实施品牌战略入手,积极打造“海丝”、南少林、虫寻埔女三大特色文化品牌,目前,“海丝”特色品牌已扬名海内外;南少林寺片区旅游综合体被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知名度日益提高;虫寻埔女成为继惠安女之后,泉州市又一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同时,充分利用文博会、旅交会、展洽会、招商会等平台,对我区民间民俗文化、旅游文化、饮食文化等传统文化进行宣传、推介,吸纳社会资本投资进行挖掘、保护、开发,促进传统文化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如:先后举办首届泉州(丰泽)烹饪大赛、真武庙美食展示、海峡两岸小吃美食文化节等活动,展示我区的饮食文化,带动我区饮食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旅游产业加快发展。

  (二)加大政策措施扶持力度,促进文化产业更好更快发展。日常工作中,我区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做好服务,积极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一是先后出台《丰泽区2004—2010年文化发展规划》、《丰泽区打造区域文化服务中心的实施意见》、《丰泽区打造区域旅游服务中心的实施意见》、《丰泽区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丰泽区加快发展创意产业的实施意见》、《丰泽区“十二五”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规划》、《丰泽区关于推进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的实施意见》等,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保障。二是加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力度。根据我区文化资源特点,着力培育一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如:丰泽树脂工艺区、锦绣庄民间艺术园先后被命名为第二、第三批福建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领SHOW天地创意乐园、子燕动漫科技有限公司、星光音乐文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桑莲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被命名为第二批泉州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同时,根据《丰泽区加快发展创意产业的实施意见》中“被评为国家、省、市、区级创意产业示范企业(或基地)的,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30万元、15万元、10万元、8万元,同一项目分获不同认定的,依照从高不重复的原则予以奖励”的规定,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兑现奖励资金。三是开展文化产业普查工作。区文体旅游新闻出版局会同区统计局,在辖区各街道开展文化产业普查,普查数据显示:目前全区涉及文化产业的法人单位(包括企业、非企业)1293家,资产总计100.85亿元,主营收入74.42亿元,从业人员2.62万人,文化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在此基础上,形成文化产业调查报告,制定《丰泽区文化产业倍增计划》,为下阶段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

  (三)拓宽发展思路,推动文化产业形成四大门类。经过近几年的培育和发展,丰泽区文化产业已初具规模,正逐步整合发展形成四大门类产业。一是以工业设计为重点的制造业设计创意产业。以工业设计和品牌塑造为突破口,重点发展为生产服务的创意产业,涌现出以先创电子、中信通信等为代表的电子信息研发设计企业,以南方路机、佳泰数控、烟草机械等为骨干的机械装备研发设计企业,以海天染整等为典型的轻纺工业研发设计企业,以奎生工艺、海日星为引领的树脂陶瓷工艺品制造兑变的文化创意企业。同时福建联拓科技有限公司的数字对讲机芯片技术已成功攻克,目前正启动数字对讲机国家标准制定工作。福建先创电子有限公司牵头成立福建省移动通讯产业联盟和建立海西电子信息产业育成基地,着力推动电子技术研发、人才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这些企业通过对设计创意的深度挖掘,持续增强了企业创新能力,有力地带动全区文化创意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推动产业集群逐步形成。二是以动漫设计为特色的数字服务创意产业。福建省子燕动漫科技有限公司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合作拍摄“燕尾侠动漫制作项目”进展顺利,已完成一期26集的拍摄工作,并分别于2011年暑期和2012年年初在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和新加坡电视台播出;同时,《燕尾侠》第一季先后入围第八届常州国际动漫艺术周“金恐龙奖”、中国西部动漫文化节“优秀动画系列片奖”,并被推荐为福建省原创动画片的优秀代表参加国家动画精品奖等国家级项目评选活动。泉州软件园加快启动区建设和招商,将成为推动数字服务创意产业加快发展的引擎和平台。微软技术中心于2009年6月落地运营,以太信息、力天网络、毕软信息、蓝科软件等一些从事广告、电脑软件开发、数码娱乐等创意行业的企业也在加快起步发展。三是以闽南文化为标志的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启动509亩成洲老工业区改造,对区域内部分配套设施进行改造和部分厂房进行整修,推动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目前,领SHOW天地创意乐园已完成13幢厂房的改造,其中创意办公大楼已投入运营,并已有荣誉酒店、艾舍艺术酒店、速8酒店、阿里巴巴、海西汽车网、环球鞋网等76家企业进驻,福建省第二个、泉州市首个电子商务产业基地也正式落户园区。2011年6月“领SHOW天地国际文化艺术周”活动在园区乐天广场成功举办;2012年6月,领SHOW天地创意乐园又成功承办泉州市首届创意产业节。全力推进泉州锦绣庄民间艺术园等文化旅游项目建设,目前泉州锦绣庄民间艺术园已有春秋阁、福林美术馆、六桂堂等近100家泉台企业进驻,并在园区成功承办丰泽区首届文化创意产业节系列文化活动,同时,锦绣庄民间艺术园还被确定为福建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并正在积极申报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作为闽台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锦绣庄民间艺术园将为我区做大做强海峡文化产业创造一个新的亮点。四是以服务居民生活为目标的时尚消费创意产业。依托城东、东海片区的开发建设及海峡体育中心的投入使用,着重发展时尚体育消费产业及创意展示;以旧民居、旧村落改造为载体,培育发展集创意文化工作室、客栈渡假、时尚饮食、咖啡吧、雪茄吧、酒廊、画廊、桃花观赏园、盆景观赏园等为一体的现代都市大众休闲旅游区;借助逐步成熟的津淮街、田安路、国贸商城、真武庙美食城等时尚文化消费圈,着力发展在人们日常消费、生活娱乐中体现创造性及其价值的时尚设计、休闲健身、形象设计、婚庆策划服务、摄影创作、旅游服务等行业,逐步形成文化传媒、时尚消费创意产业聚集区。

  二、丰泽区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我区的文化产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基础,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文化市场体系。但仍处于探索和培育阶段,发展还不够充分,缺乏大型的文化经济实体。全区文化产业发展总体上还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企业集约化和产业集中程度偏低。我区文化产业经营部门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大多数为中小经营户,缺乏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文化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未能有效地培育新兴文化产业;受产业规模和集约化小的限制,对丰富内涵的文化资源缺乏深入的挖掘和创新,尚无法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产品和品牌企业,导致发展后劲不足,使得文化资源和高新技术结合的高附加值和高回报的文化产品难于大量涌现,真正具有核心版权和自主创新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还比较缺乏。

  (二)文化资源开发不足、缺乏特色。辖区许多景点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主要还是以原生态为主,文化旅游以参观游览为主,参与性项目开发较少,文化旅游开发缺乏深度。同时,文化旅游项目缺少特色,趋同化倾向较为严重;文化旅游产品较为单一,缺乏对资源的整合,对资源挖掘的深度不够。

  (三)复合型人才缺乏,制约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在很多领域具有创新性的特点,存在着很强的效益弹性和商机把握难度,熟练掌控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理念、培育周期和发展时机需要一支懂专业、会管理、善经营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我区这方面人才缺乏,不能满足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成为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

  三、发展壮大丰泽文化产业的对策建议

  我区发展文化产业,要按照党中央关于“转方式、调结构、上水平”的要求,围绕市委、市政府“加快环湾城市”发展,结合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围绕“五区构建”目标,用产业、城市、人文融合发展的理念,以加快中心城区经济总量、城市规模、人才技术总数“三个扩张”和城市文明水平、城市管理水平、城市公共服务水平“三个提升”为抓手,全立足现代、面向未来,加大支持和引导力度,加强资金、政策措施方面的扶持力度,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使文化产业在“十二五”期间有一个较好较大较快的发展。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迫切需要。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大胆倡导“小地方、大文化”的理念。首先,全区各级各部门,要像重视经济工作一样重视文化工作,像重视做强经济硬实力一样重视做强文化软实力,既要从战略高度思考文化产业,也要从整体经济角度来定位文化产业,要将文化产业作为丰泽的重要产业来打造。其次,要在新观念指导下完善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机制。在宏观布局上把文化产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中,并将其列为重点支持、优先发展的产业。再次,要整合现有文化、文物、广电、旅游等文化口的资源,建立大文化产业管理体制,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统一宣传,实现旅游资源利用的最优化和文化旅游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二)摸清现状、科学规划、稳步推进。由区委宣传部牵头,组织发改、文化、旅游、统计、经贸、贸易等相关部门,开展一次全区文化产业专项调研,摸清存在的问题,找准发展办法、措施。在此基础上,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的意见》和《丰泽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将文化产业发展纳入“十二五”全区经济发展规划。通过制定规划,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搞好整体布局和区域功能定位,确定阶段性目标要求和对策,尤其应作好重要领域和重点设施项目的规划论证工作,指导全区文化产业有目标、分步骤向前推进。力争在3-5年内,使我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有较大幅度增长,并在全市乃至全省打造成新兴文化产业制高点。

  (三)大力支持发展重点文化产业。根据我区实际情况,大力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重点发展文化创意、印刷业、演艺娱乐、动漫游戏、工艺美术等产业,加大扶持力度,推进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完善产业政策体系,促进文化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

  1.文化创意业。依托泉州锦绣庄民间艺术园和领SHOW天地创艺乐园两大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积极培育省级创意产业园区(基地),发展文化艺术创意。依托清源山、西湖,规划建设艺术创意设计中心、现代艺术长廊、创意集市、综合展馆、雕塑空间等融“设计·创意·文化·休闲”为一体的闽南文化艺术创意功能区。对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创新与提升,将文化创意融入运用于制造业产品内涵中,将工业生产研发与文化创意设计有机结合,重点发展为生产服务的文化创意产业。以旧厂房、闲置楼宇改造为载体,规划建设若干个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逐步完善研发设计、产品生产、推广销售等文化创意产业链,打造一批具有鲜明风格的文化创意品牌。

  2.动漫游戏业。以子燕动漫制作中心为依托,引导企业挖掘泉州千年古城人文资源,以现代创意元素打造本土动漫品牌。培育动漫原创与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强、充满活力、专业性强的动漫企业和具有丰泽特色的动漫品牌。利用闲置厂房,加大改造和招商力度,引进和发展动漫等新型创意产业。加强与影视、出版、旅游、演艺、娱乐、教育等行业的交流合作,发展服装、玩具、食品衍生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形成布局合理、层次分明、核心突出、分工明确、自主创新与竞争能力强的动漫游戏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3.印刷业。培植一批跨行区、跨地区经营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印刷企业,积极打造印刷业的新业态;进一步拓展版权保护领域,发展版权产业,培育一批省级、市级 “版权保护示范单位”,发展一批“版权保护重点企业”;加强丰台印刷业交流,打造两岸印刷交流合作平台;促进两岸产业对接和经常性项目合作。

  4.演艺娱乐业。通过科技手段强化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艺术表现,加快改造提升传统演艺、娱乐等设施和技术,努力实现科技与艺术的有机整合。充分利用我区文艺表演队伍多的优势,扶持一批高水准,具有地域特色和示范性、代表性的群众艺术表演团体;依托辖区锦绣庄民间艺术园、清源山风景名胜区、泉州木偶剧团等文化阵地优势,发展一批直接面向市场的演艺文化企业,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文艺节目,走产业化发展之路;加快文艺演出中介代理服务机构的建设,培育扶持策划演出经纪公司,促进区域性演出网络的形成;做大做强连锁网吧企业,不断提高连锁网吧的覆盖率;发展大型娱乐项目,不断优化文化娱乐产业的类型结构和规模结构。鼓励演出娱乐业与旅游产业的结合,打造具有影响力、收益好的文化旅游演艺精品。

  5.工艺美术业。进一步繁荣发展丰泽工艺美术品产业,壮大工艺美术品特色产业基地;扶持一批能带动行业发展的龙头企业、重点项目和品牌产品;振兴树脂工艺品等传统工艺美术品,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创新工艺美术产品和开发工艺美术精品,采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工艺美术品产业,促进产业梯级转移;推动工艺美术品产业与现代旅游业结合,健全工艺美术品产业市场体系。

  (四)开发文化旅游资源,打造特色文化旅游景区。充分利用我区星罗棋布的名胜古迹、群星璀璨的历史人物、绚丽多姿的戏曲艺术、刚柔并济的南少林武术、异彩纷呈的民俗风情、精湛绝伦的树脂工艺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实施“文化兴旅”战略,加快文化资源与旅游的整合,大力发展旅游文化,把文化作为开发旅游产业以及培育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资源,使文化旅游成为旅游的主导产品。依托丰泽与台湾“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的优势,充分发挥闽台缘博物馆对台交流的示范带动作用,以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为首个国家级区域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契机,积极推进以清源山风景区为核心的环清源山文化旅游圈、以虫寻埔民俗文化村为核心的东海“海丝”民俗文化旅游区、以桃花山为核心的环桃花山公园休闲旅游带等特色文化旅游景区建设,逐步使之成为海丝文化与闽南文化旅游基地、虫寻埔民俗风情滨海度假旅游基地和生态休闲旅游基地。

  1.打造环清源山文化旅游圈。以清源山打造国家级5A级景区、清源山及周边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园区列入省级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园区为契机,依托清源山主景区,整合桃花山、灵山圣墓、南少林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泉州博物馆、泉州歌舞剧院、泉州木偶剧院、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华侨历史博物馆、西湖公园及锦绣庄民间艺术园等资源,形成以南少林寺为代表的南少林旅游综合体、以海交馆为代表的“海丝”史迹旅游景点和以锦绣庄民间艺术园为代表的文化创意旅游景点。通过不断丰富环清源山文化旅游圈的内涵,实现清源山品牌化和规模化。

  2. 打造环东海湾“海丝”民俗文化旅游区。深入挖掘“海丝”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的深厚积淀,进一步整合东海片区的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形成集城市风光、山水景色、宗教文化、民俗文化、海鲜美食为一体的旅游线路,为海内外宾客特别是为泉州市民提供一个良好的休闲度假胜地。着力抓好虫寻埔民俗文化村、法石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开发。

  3. 打造虫寻埔民俗文化村的保护开发。要以虫寻埔女习俗保护示范点列入省级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园区、东海虫寻埔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园区列入市级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示范点为契机,遵循“保护与整治结合,改造与继承结合,物质与非物质结合,在保护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传承文脉”的原则,紧密结合泉州历史文化名城、“海丝”文化、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特点,按照核心保护区、控制性过渡区、拆迁安置区三个层次进行保护开发,努力恢复虫寻埔传统环境风貌的整体性。

  4. 打造法石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开发。要深入挖掘“海丝”历史文化、海交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的深厚积淀,在还原宋元刺桐商贸大港、古商贸街风貌的同时,充分利用东海观音寺、真武庙等宗教资源优势,提高史迹游览的参与性、趣味性、娱乐性。

  5. 打造环桃花山公园休闲旅游带。突出森林优美化、环境情景化、功能健康化三大元素,将整体功能完善提升与局部精做相结合,以“六大主题林(桂花林、枫香林、樟树林、竹林、桃花林、榕树林)、三个休闲农庄、自行车道、登山漫行道、观景木栈道”为重点,开发建设桃花山周边主题景观区,开辟度假设施,使之与森林公园、郑成功公园、观音山公园等滨海公园联成一体,发展休闲养生度假以及商务旅游,成为泉州中心城市的“四季花林”和旅游休闲主题公园。近期将建设桃花山公园北入口广场、停车场及700米木栈道。

  (五)深化丰台文化产业合作。充分利用台湾文化产业创意、研发、营销及品牌经营上的优势和基础,推进丰台文化产业互补。以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会交易会、海峡旅游博览会为平台,着力拓展两岸在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动漫、旅游景区开发等方面的合作渠道。吸纳台胞团体或个人来丰泽投资文化产业,建立生产基地、地区总部、研发及营销中心等。以重大台资文化项目为龙头,进一步延伸文化产业链,加强与台湾在文化旅游业、印刷业、动漫游戏业、演艺娱乐业、工艺美术业等领域的对接。依托丰泽系台胞祖籍地之一的优势,通过南音大会唱、武术联谊、寻根谒祖、观光旅游等形式,积极组团赴台开展文化交流与合作,以此进一步拉近两地民众距离,使丰泽成为海峡两岸交流的重要基地。

  (六)营造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文化产业同其他产业的发展一样,离不开政策的引导和扶持,尤其是对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和新办的文化企业,要给予一定的免税优惠,以加大文化产业经营单位的资本积累,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一是加快落实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加强政策整合力度。根据《泉州市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尽快制定出台支持丰泽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完善有关财政、税收、投融资等方面的优惠扶持政策,建立多元化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

  二是发布实施《丰泽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意见》,明确我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重点、领域、扶持政策等;设立“丰泽文化产业发展扶持资金”,将扶持文化产业列入财政预算。制定扶持资金管理办法,重点支持企业自主研发,精心策划、设计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加大对有发展潜力的文化产业项目的扶持力度,完善文化品牌推进机制。

  三是要制定鼓励技术、人才流向丰泽文化产业领域的政策。进一步放宽文化产业准入条件,积极支持民办文化企业的发展。对从事与丰泽文化产业相关的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咨询、服务及文化产业中介服务的个人和单位,在报经文化主管部门认定和区税务机关审核后,给予一定优惠。

  四是拓宽文化发展投融资渠道,支持、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境外资本参与文化建设;加大对文化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积极支持帮助有条件的文化企业直接融资,对鼓励支持的文化产业项目特别是成长性好的新兴文化产业项目实行贷款贴息制度。

  五是积极引导一批较大的规模的文化产业企业组建“丰泽区文化行业协会”,加大行业管理和经验交流。大力发展文化中介机构,培育和扶持一批独立公正、规范运作、诚信度高的文化经纪、咨询、代理等优秀中介机构。

来源:中共丰泽区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阮李理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