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文化产业大讨论 > 内容

新形势下文化产业发展探析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3-04-19

  文化是具有高度战略价值的资源,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的"软实力"。文化产业兼具经济和文化的双重属性以及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力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呈现出健康向上、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并正在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引擎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还不高、活力还不强,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与日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相适应,与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及广泛应用还不相适应,与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新形势还不相适应。

  党的十七大强调了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提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任务。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已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向社会公开发布,这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在当前形势下,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对于提高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充分认识发展文化产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感,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积极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发展文化产业是应对金融危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调整经济结构的一项有力举措。去年以来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从另一方面凸显了文化的特殊优势和特殊功能,也给发展文化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条件,为创新体制机制、优化产业结构、逆势快速发展带来了契机。同时,由于文化产业自身特有的无污染、低投入、高效益等特点,使之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能更好地发挥调整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加快振兴文化产业,将会拉动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作出积极贡献。

  发展文化产业,必须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文化发展规律。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力图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产出。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保障。文化体制改革已经成为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强大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抓住着力点,改在实处,革陈出新。要大力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培育新型文化市场主体。要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推动文化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鼓励有实力的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经营和重组,培育骨干文化企业,打造文化领域的战略投资者。要建立完善文化市场,建设公平发展、竞争的市场体制机制。要推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同时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升级。要建立健全相关扶持法律法规等体制机制,并转变政府职能,为文化产业大发展营造良好的软环境。 (栾宁 杨丽梅 田农)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傅少锋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