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创意产品 > 内容

鼻尖上的中国 “香都”永春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3-04-18

[前传] 一个家族和一缕香的姻缘

蒲氏祖厝——古榕堂。

在永春县达埔镇汉口村,有一座并不起眼的老房子,若不是村里人引路,外人极易与之擦肩而过。这是一栋有着百年历史的石头房,由于风雨侵袭,外墙早已伤痕累累,但那深深嵌入墙壁、地板、天花板的红色粉末,告诉人们这里曾经是汉口村最古老的制香作坊。

蒲氏家族带来的传奇

蒲水金,曾任泉州市舶司的蒲寿庚的后裔,如今也是汉口村千万制香大军中的一员。他的回忆带我们走进那段繁华的制香史……

明末清初,蒲氏家族的成员由于历史变迁、家道中落,分别避居永春、德化、晋江、漳浦。虽分道扬镳,但专注篾香制作的传统不改,世代相袭,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达埔这个宅子迎来了蒲氏后裔以及传家之宝——永春香制作工艺。

据蒲水金介绍,自蒲氏家人迁到汉口村后,这个房子一直被用来制作永春香,虽然规模无法和现代工厂相比,但制香从未间歇。今天,三三两两的工人仍在这里抖香、上香粉,如果忽略掉那横亘在屋子角落的制香器械,时光仿佛从未流逝。

关于香、关于“香都”永春,一切故事从这里开始。

蒲氏后裔定居汉口村,此后数百年里,创办了 “蒲庆兰堂神香铺”、汉口制香厂等。新中国成立前,蒲氏后人还到永春县五里街开设“蒲庆兰香室”,专制篾香,开着一个大翻窗,窗边有小门可以进出,平日里开窗售货,关窗休息,产品远销马来西亚、印尼、越南等国。时至今日,永春五里街的“蒲庆兰香室”仍保存香壶、碾槽等数代祖传的制香器具。

一炷清香飘动千年

小小汉口村的制香史已有300多年,而整个中国的香文化更是源远流长。

古时,帝王将相、文人雅士抑或是普通百姓,一盏清香,一阵氤氲,幻化出心灵的安稳或是精神的振奋。翻开厚重的中国历史,中国香文化的发展可以说是,始于春秋,成长于汉,完备于唐,鼎盛于宋。如果再往前,在商周时期,就有焚香祭天的传说。

春秋时期,中国人对香料植物就有了广泛的利用,多用的有泽兰、蕙草、桂、椒、萧、郁、芷、茅等,而使用方法更是丰富多样,熏烧(如蕙草、艾蒿),佩戴(如香囊)、煮汤(如泽兰)、熬膏(如兰膏)、入酒等,这些资料在《诗经》、《尚书》、《礼记》、《周礼》等典籍中都有记载。

汉武帝时期,古丝绸之路成为香料的重要贸易通道,到了唐代,泉州发展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之一,往来泉州的各国使臣、商人和传教士,向泉州输入了香料、药物、宝货、纺织品、皮货等,其中香料占相当大的比重,数量多得惊人。五代时期,永春人留从效任清源军节度使,“招徕海上蛮夷商贾”,为促进泉州港的海外贸易做出巨大贡献。据《宋史》记载,北宋建隆元年(960年),留从效向宋太祖进贡“龙脑香数十斤”,龙脑香就是产自海外的一种名贵香料。南宋初年,蕃客蒲罗辛一行来泉州贸易,运载价值30万贯的乳香,受到宋王朝的嘉奖。

中国用香方式也在香文化发展过程中逐渐丰富。西汉时期出土的物品中,就有陶制熏炉和熏烧过的香草,这个时期还出现了能直接放在衣物中熏香的“熏笼”,以及能盖在被子里的“熏球”。到了唐代,出现了金、银、玉打造的香斗、香炉,但香的使用仍局限在上层社会。

彼时,香文化的核心莫过于对香的使用多样化、参与人群的扩大化。在宋元明清时期,香文化达到了繁盛与普及的阶段,香文化从皇宫内院、文人士大夫阶层逐渐扩展到了普通百姓当中,使用上也遍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不仅在民俗活动中提倡用香,而且普通人家的居室里也有熏香,宴会庆典场地也焚香助兴。

□本报记者 王晓筠 王金沛 庄建平 陈起拓 通讯员 刘立新 实习生 李珺 苏怡玲 卢华冰 文/图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艾玛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