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非遗文化 > 内容

南音:泉州人心中的“流行音乐”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2-10-29

  千年雅乐南音至今仍是不少泉州人心中的“流行音乐”。在泉州的古街巷里,丝竹声声,三五人便在一起唱起来。这朵发祥于泉州的闽南文化奇葩,于2009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泉州文化的世界级品牌。

  南音在泉州不断延伸着她的传奇:南音教学逐渐成为学校固定课程;民间南音社团的免费表演,成为社区里的固定节目;南音与摇滚激情碰撞,缔造出首张南音摇滚专辑……

  放眼文化的大视野,人们会发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动漫作品、工业设计纷纷扎根深厚的闽南传统,创作出各种充满新意的作品,唱响一曲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和谐曲。 □本报记者 王蕾 游怡冰

  保护+传承

  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发力

  时针拨回到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泉州提线木偶领舞中国戏:四个提线木偶将帅把英雄凯旋的喜悦心情演绎得活灵活现。短短的3分8秒中,全球40亿观众看到的不再是泉州先进的鞋服工业,而是泉州绚烂多姿的传统文化。

  时隔两年,泉州梨园戏、高甲戏、提线木偶戏等多种“泉州元素”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齐齐亮相,博得满堂喝彩。

  在这些大事件之前,是闽南传统文化保护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全国首个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成立,其核心区落户泉州。于是,通过传承来保护闽南文化,让闽南传统文化“活在当下”,成为泉州文化界的共识。保护区成立5年来,以传承闽南文化为宗旨的各种活动络绎不绝:

  泉州木偶剧以精湛技艺走在了世界木偶剧的前沿,泉州木偶剧团作为首个受邀剧团登上美国卡内基音乐殿堂;有“古南戏活化石”之称的泉州梨园戏,牵手数字电影,将《董生与李氏》、《节妇吟》搬上荧幕;我市高甲戏新编历史剧《昭君出塞》荣获第25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该剧在四川公演受到热捧。

  闽南传统文化就这样不断地走到国人中间,走到全世界面前。与此同时,闽南传统文化也走进校园、以社区为营,同群众亲密接触。

  在校园,“拳操”成为学生们的必修课,它集结了五祖拳、南拳武术的精髓,巧妙地让学生在强身健体中继承闽南传统文化,不必再特意拜师学艺。泉州的中学生更是把南音带到了联合国的舞台上,将闽南传统文化教学推向世界。茶余饭后,在泉州工人文化宫、府文庙,甚至在居民小区内,自发组成的南音社团纷纷搭架唱戏,免费献演。每年的元宵佳节,各色各样的花灯打造了一场文化花灯的盛会,其中非遗项目——李尧宝刻纸花灯更是惟妙惟肖。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尪筱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