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双炯进蕴玉瓷庄后,得到名师认真严谨又诚挚和蔼地传与技艺。他才思聪敏,学习勤奋,接受力强,善于观察琢磨,敢于大胆尝试实践,深得师傅器重,进步极快。同时手脚勤快,不怕辛累,任务紧张时,常自延长作业时间,晚上点起小油灯加班。因此,更受师傅疼爱。他在这里前后断续地度过了5年瓷艺学徒与业余实践习作生活,草草学得了陶瓷雕塑工艺的初步基础知识与基本技法,也捏出了相当部分“习作品”,受到苏勤明老师傅与师兄弟们的称许,也因此与瓷塑艺术结下难分难舍的终生情缘。
1951年夏邱双炯入伍从政,由于工作繁忙等客观因素,尤其是50年代后期当了县水电部门的领导后,工作更忙,无懈顾及志趣与爱好,割爱与瓷塑艺术暂时作别,一晃一二十年。但是在这期间,他从未释下雕塑艺术的情怀,总是寻找机会去接近它。出差到外地,常去逛书店物色有关雕塑艺术与陶瓷工艺、窑炉知识的书籍,如《艺用人体解剖学》、《陶瓷工艺学》、《陶瓷雕塑工艺》等,购买带回,利用晚上等业余时间,如饥似渴地阅读,从书本上寻回“旧爱”,“过把瘾”地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文化大革命”期间批判“白专”道路,竞使他产生了“逆反”思想,恍然悟起了自己的贫泛与空虚,引起他对实践技能的迫切需求感,从而促使他回头重新去接触、探索陶瓷生产与实践工艺技术的追寻,并私下又“偷偷”“捏”起瓷泥来。为了钻进去,他在家里建起“小实验室”,试配方;设置瓷塑作业台(实仅一张小桌子)。阔别20余年的旧艺重温,操起瓷塑小刮刀,创作出部分人物、动物等小玩艺作品。又自己设计建成微型小电窑,试成以电烧瓷。1977年他担任中共德化县委常委(后任副书记),分管工业,由于工作的需要,经常下乡、下厂、下工地去接触实际,检查工程进度质量。他每次下去,随时随地结合搜寻自己心中的“猎物”——采集陶瓷原料矿石标本,带回交给有关瓷厂进行各种试验,或自己进行试验。1984年至1985年,他为试验一种新釉瓷种,花了不下100多个夜晚进行100多次试验,终于偶然中试成了一种古朴典雅的铁系花釉。这种瓷釉其色泽恍如玛瑙,绮丽璀璨,瑰奇无比,外表看似黑釉,而强光照射下则为能闪动的血红宝石色的“玛瑙釉”。等等。使他原来与陶瓷艺术结下的“不解之缘”更“痴情”入迷。
来源:德化网 责任编辑:阮李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