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许多泉州人来说,谈起儿时记忆,“妆糕人”、“倒糖画”、编竹笼、修折扇……都会浮现在脑海,那些没有专门铺面的货郎、小手工艺者,沿街挑担吆喝的声音也似乎还在耳畔。可是,现在他们都到哪儿去了?我们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民间技艺又到哪去了?
如今城里的中小学生,看过日韩漫画、美剧,玩过电脑游戏、苹果手机,甚至还能跟大人们谈论起股票,可他们听过小糖锣、铜点、云锣、梆子、手铃敲响的声音么?看到过面塑人、彩扎、竹编、刻纸、炭画像么?恐怕少之又少。
城市的现代化演进,让许多旧日的美好记忆,在今天变得模糊了。
随着一批批身怀民间绝技,知晓民谣、民间戏曲、民间故事的老人的离世,一些有关这座城市的“流动记忆”也正在逐渐消失,许多曾经风光一时的民间技艺已身陷“濒危”困境。
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泉州优秀民间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如果没有人坚守传统文化、地域文化,那么世界性的潮流文化,或将催动无情的暗涌,蚕食我们祖辈辛辛苦苦树起的闽南文化篱墙。只会玩苹果手机的孩子,那时将成为一种遗憾的缩影。
城市不能没有历史,历史不能再生。谁能延续优质民间技艺的“香火”,谁来留住城市“流动的记忆”,谁就将在城市的历史中,添进风骨清峻的一笔。
来源:泉州网 责任编辑:阮李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