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从国际经验,还是国内实际来看,债券市场在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而银行间市场又是我国债券市场的主板市场,是非金融企业进行债务融资的主要渠道。近几年来,银行间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有了巨大发展,截至2011年底,经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注册的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存量已超过3万亿元,文化企业累计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债务融资工具141只,募集资金1250亿元。这其中有代表性的包括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3亿元短期融资券,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发行的3亿元中期票据等。这些资金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另外一方面,债券市场的产品和制度创新,也在不断完善文化产业的直接债务融资体系。交易商协会组织市场成员先后推出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区域集优债务融资模式等针对中小企业债务融资的创新方式,并针对文化产业评级较低、发债困难的实际,通过信用增进等方式,为文化企业提供信用增进服务,提高了文化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的市场接受度,促进了文化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的顺利发行和融资成本的降低。
但也必须承认,目前债券融资规模仍然偏小,仍需进一步发展,仍需不断创新,不断解决发行过程中的各种体制和机制的问题。
首先,文化类企业在通过债务资本市场融资时,面临的重大问题在于缺乏市场化的信用担保机制和高风险类债务融资工具。因此,为加大债务资本市场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一方面,要继续开拓银行间市场多重融资渠道,开发新的债务融资产品,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信用增进机构和债券结构化产品的发展,多种机制促进文化类企业融资。
其次,文化类企业长期以来属于行政管理体制,缺乏市场化竞争手段、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和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在产业和企业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产业属性,而是需求,因此,文化类企业还要在自身发展上下功夫,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引资本市场的关注。
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阮李理